泰安市:探索实施思政教育“首课负责制”

泰安市创新推出思政教育“首课负责制”,即每天担任第1节课的任课教师,不分学科,都要承担起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利用每天第1节课的前5分钟时间,结合重大时事、社会热点、教学内容等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学生集中进行思政教育,回应学生成长困惑与需求,构建起了“人人讲、科科讲、天天讲”滴灌式、润心田、培根铸魂的思政教育格局。

一、强化顶层设计,在全市中小学启动“首课负责制”

一是市级层面推进首课教学规范化、制度化开展。成立泰安市首课负责制研究中心,下发《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推行“首课负责制”的通知》《泰安市首课负责制研究中心工作方案》等文件,启动首课教学“6个一”工程。二是压实学校责任。明确学校党组织对思政工作负总责,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构筑起由思政教师牵头统领,全体教师广泛参与的首课教学队伍。三是思政教育责任到人。将首课列入日常教学任务,排出“首课”课程表,做到“首课负责 每日一讲”。目前“首课负责制”已在全市41所高中、165所初中、463所小学以及14所中职学校广泛实施,并已深度辐射驻泰高校,全市5.1万名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形成了三全育人的良好格局。60余万学生从中受益,广大学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思想政治素质持续提高。

二、打破学科壁垒,建立“菜单式”首课课程体系

一是创新建构“(1+1)+X”首课课程体系。第一个“1”突出思政教育方针,明确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4大主题,贯穿各学段、学科教学。第二个“1”指学科育人点,各学段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提炼育人点,实现育人主题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X”指类型丰富的特色校本课程。二是积极创作首课资源。各学校结合红色文化、地方文化、学校文化等,自主研发了“童年有座山—泰山文化纵览”“徂徕山的旗帜”“火种点亮新征程—泰西烽火”“走近大国工匠”等特色鲜明的系列精品课例,经市研究中心统一审核后使用。三是配套建立首课教学资源库。按照学段、学科,分层分类遴选家国篇、安全篇、心理篇、劳动篇、文化篇、学科篇、职业篇等七大系列1000多个首课精品课例,形成“课程超市”,教学资源全市共享,并保持动态更新,供教师自主选择,既为教师创作首课提供借鉴,又减轻教师教育教学负担。

三、丰富教学形式,打造“浸润式”首课教学模式

一是坚持互动教学理念。授课中根据学段和学科特点,采用课前演讲、故事分享、情景剧、微视频、课堂辩论等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学生展示、讲述,教师引导、点评的教学方式,让首课“活起来”“动起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二是用好重要节点。结合重大形势背景和重要时间节点,及时调整首课教学重点,逢“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突出爱国爱党主题。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开学初、放假前突出心理健康主题,暑期前突出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等,增强育人时效。三是推进家校社三方共育。充分开发和利用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丰富资源,组织开展“与父母共创首课”活动,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创作和展示首课,开设“模范人物讲首课”专题,邀请各界模范人物参与首课制作,以每天5分钟的小切口,为家校社共育拓展新路径。

四、坚持上下联动,培养“阶梯式”首课师资队伍

一是市级层面。坚持名师培育与整体提升并举,从学科骨干教师中选拔培养人选,通过线上与线下研修、团队研修与个人成长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市级首课名师团队;按照“面向全体、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围绕首课的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分批组织学科教师集中培训,提升全员思政育人水平。二是学校层面。成立校级首课团队,实施学科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牵手备课”行动,常态化组织学科教师开展首课教育实践,提高教师首课实施能力。三是教师层面。每名教师均建立“首课教师成长档案”,记录首课教学的经历与心得,定期开展“教学教研心得分享”“成长档案交流展示”等活动,让教师互促共进,推动教师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双提升,实现人人想上首课,人人能上首课,人人上好首课。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1598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