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教函〔2025〕360号
各区教委,燕山教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教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技企业:
为加快落实《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依据《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2025年版)》,市教委决定面向社会征集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资源,为秋季学期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做好课程资源准备。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标
依托北京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空中课堂),面向教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技企业、中小学校等社会多元主体征集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广泛汇聚教学课件、实践工具、学习资料等各类数字资源,为全市中小学校常态化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提供有力支持和参考,全面推动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
二、征集内容
依据《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2025年版)》,以每学年8课时为基本,征集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各年级: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人工智能应用与技术、人工智能实现方法、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四大课程模块以及相应模块细分的课程资源包。按照“一课一包”原则具体征集以下内容。
(一)课程资源
资源应直观、操作简便,避免过于复杂的技术配置、冗长的理论讲解,教师稍加培训即可使用。如在线视频课、模块化PPT课件(含视频/案例)、配套教师教案(含教学设计提示)、项目式学习设计等。
(二)实践工具
体现面向问题的实践性课程定位,提供可动手操作、可互动体验的轻量化资源。如零代码/低代码AI体验平台链接(H5)、“即插即用”编程工具包(含说明)、数据集(清洗过的教学专用小样本)等。
(三)学习资料
其他辅助性的支撑资源,如3分钟微课视频(真人讲解或者动画演绎均可)、科普视频、情景漫画/图解手册、跨学科应用案例集、学生活动手册等。
三、工作安排
(一)工作步骤及时间计划
1.账号开通。7月6日前填写负责人信息表(见附件),发送至邮箱bjeduzhjy@126.com,平台为报送工作联系人开通账号。
2.资源报送。各单位报送工作联系人7月2日至7月7日在北京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报送资源。相关功能操作手册将于报送工作开始前在平台“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征集活动”中发布。平台地址为https://basic.beijing.smartedu.cn。
3.专家审核。7月13日前市教委组织专家完成审核。
4.资源发布。7月中旬通过审核的资源在平台进行发布。
(二)提交格式
1.视频类资源要求为mp4格式,不超过2G;文字类(如教学设计、案例)要求以word、pdf、ppt形式提交,word、pdf大小不超过10M,ppt大小不超过300M,每个文件单独提交;其它工具类打包上传。
2.每个文件命名方式为:资源名称-资源用途,资源类型为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工具包、学习资料等。如“机器学习的概念”课程教学视频文件命名为“机器学习的概念-教学视频”。
四、工作要求
(一)确保安全科学
提供的课程资源应做到概念表述准确、技术原理简化适配、正面技术导向,为原创或已获得合法授权,内容需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
(二)鼓励开放创新
课程资源作为支持和参考,不拘泥于特定内容形式,开放包容、兼收并蓄,鼓励伴随技术迭代不断创新、持续更新,鼓励中小学教师主动参与、共建共享。
(三)建立长效机制
以本次活动为牵引,畅通报送、审核、上线渠道,建立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资源汇聚与共享的长效机制,探索课程资源后付费或荣誉机制,激励持续参与。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业务咨询:市教委基础教育二处 叶铖垒,55530105
技术支持: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 赵娜,63911031
附件:资源报送单位信息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25年6月30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