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吵闹,相互追逐,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
放暑假后,许多家长要上班或外出务工,孩子无人照看怎么办?暑期托管的痛点如何解决?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如何保障?有的地方利用校内资源和社区场所开展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有的地方细化公共设施管理,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分担家长的照管负担,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记者在山东等地进行了采访。
校内托管
以看护为主,提供自主阅读、艺体活动等服务
本报记者 王 沛
“注意膝盖微屈,落地时脚尖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青岛育新小学体育馆里,参加暑期托管跑酷课程的学生们,轻盈地跨越障碍、敏捷地攀爬跳越。7月7日至8月29日,青岛开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暑期校内托管服务工作,“一校一案”,每两周为一期,共4期,学生家长自愿报名。
暑期校内托管以学校为主体力量,有137所学校开设服务,1012名教师参与;以社会力量为补充,开发32个社会服务点,875名其他部门(单位)社会人员参与支持;吸引第三方参与,60所学校引入第三方机构。约1.3万名有托管需求的学生将得到满足。
托管服务以看护为主,由学校或社会机构提供自主阅读、艺体活动、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等服务,不得组织线上授课、加班补课、讲授新课、学业测试等。
“学校托管班有好多同学,老师还会带我们做很多有趣的事情。”青岛育新小学二年级一班学生王瑞馨在老师指导下制作了一杯夏日果饮。“还可以玩跑酷、捏彩泥,去操场做游戏,在图书角看书。”她说。
青岛育新小学校长孙健介绍,该校打造了为期8周的暑期托管活动,以美术、跑酷等课程为主,每周五组织学生外出研学。每期参与人数三四十人。
“孩子养成了良好作息习惯,还交到了新朋友。这样的暑期托管,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青岛育新小学一年级二班学生胡书冉的家长胡宇说。
校内托管,如何收费?青岛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公益普惠原则,学校可适当收取托管服务费用,收费标准不超过每人每天24元(不含午餐费),用于参与托管服务教职工或志愿者的补贴发放。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则免收服务费用。
孙健期待,更多有教育相关资质的社会志愿者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优势,帮助孩子们拓展知识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人民日报》(2025年8月1日 14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