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成果展示活动在呼和浩特举办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强化现代教育装备技术应用,7月25日,由自治区教育厅举办的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成果展示活动在呼和浩特市举办。

近年来,我区坚持政策引领,对科学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自治区教育厅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学校科学教学提质、社会资源实践育人、科学教育改革创新三大行动。开展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创建工作,探索科学教育的有效路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夯实基础,推动科学教育教学提质增效。修订完善小学科学教学基本要求,编制《自治区初中理科实验教学指导目录》,组建自治区人工智能名师工作坊,举办全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设计及实践技能大赛,不断提升科学教师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教学能力。坚持强化保障,提升科学教育装备建设。推进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化建设,加强实验室特色化建设与应用,累计建成高中创新实验室432个、支持86所普通高中建设通用技术教室,为科学教育教学提供软硬件支撑。坚持教研先行,深化科学教育改革创新。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课题研究,积极构建“远程同频+校本实践”融合教研模式,促进课程课堂变革。坚持多措并举,拓展科学教育优质资源。组织20个边境旗县80名师生开展科技主题教育项目“科学小院士”活动,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活动,探索多种形式建立科学教育基地,开发科学教育课程资源,着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全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成果展示活动在呼和浩特举办

本次成果展示活动为期三天,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展出。活动以科学实践,筑梦未来为主题,全区12个盟市遴选推荐约500件师生优秀作品,集中展示各地中小学在科学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展示内容包括科学教育改革典型案例、现代科技与教育融合成果、跨学科实践成果、课后服务实践成果以及科学教育资源开发成果等,其中重点呈现了“AI+教育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以及创客教育、编程教育等创新教育实践成果。与往届相比,本届活动更加注重互动性和体验感,展示形式除了实物展览、多媒体展示等,还设置了现场演示、互动体验等,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展示,不仅可以分享各地科学教育成果,更能激发广大师生的创新热情,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下一步,自治区教育厅将系统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提质增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升科学教育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水平。多方协同,整合多元科学教育育人资源。强化数智赋能,构建数字实验环境,打造科学教育教学新场景,推动人工智能课程建设,有效拓宽科学教育创新路径。突出特色,加强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建设,构建“实验校引领、全域协同”的联动网络,通过结对帮扶、联合教研、资源共享等方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区域流动,形成“一校创新、区域共享”的辐射格局,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学教育模式。


编辑:郑佳琦

校审:安永明 刘星成 张红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强化现代教育装备技术应用,7月25日,由自治区教育厅举办的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成果展示活动在呼和浩特市举办。

近年来,我区坚持政策引领,对科学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自治区教育厅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学校科学教学提质、社会资源实践育人、科学教育改革创新三大行动。开展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创建工作,探索科学教育的有效路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夯实基础,推动科学教育教学提质增效。修订完善小学科学教学基本要求,编制《自治区初中理科实验教学指导目录》,组建自治区人工智能名师工作坊,举办全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设计及实践技能大赛,不断提升科学教师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教学能力。坚持强化保障,提升科学教育装备建设。推进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化建设,加强实验室特色化建设与应用,累计建成高中创新实验室432个、支持86所普通高中建设通用技术教室,为科学教育教学提供软硬件支撑。坚持教研先行,深化科学教育改革创新。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课题研究,积极构建“远程同频+校本实践”融合教研模式,促进课程课堂变革。坚持多措并举,拓展科学教育优质资源。组织20个边境旗县80名师生开展科技主题教育项目“科学小院士”活动,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活动,探索多种形式建立科学教育基地,开发科学教育课程资源,着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全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成果展示活动在呼和浩特举办

本次成果展示活动为期三天,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展出。活动以科学实践,筑梦未来为主题,全区12个盟市遴选推荐约500件师生优秀作品,集中展示各地中小学在科学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展示内容包括科学教育改革典型案例、现代科技与教育融合成果、跨学科实践成果、课后服务实践成果以及科学教育资源开发成果等,其中重点呈现了“AI+教育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以及创客教育、编程教育等创新教育实践成果。与往届相比,本届活动更加注重互动性和体验感,展示形式除了实物展览、多媒体展示等,还设置了现场演示、互动体验等,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展示,不仅可以分享各地科学教育成果,更能激发广大师生的创新热情,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下一步,自治区教育厅将系统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提质增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升科学教育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水平。多方协同,整合多元科学教育育人资源。强化数智赋能,构建数字实验环境,打造科学教育教学新场景,推动人工智能课程建设,有效拓宽科学教育创新路径。突出特色,加强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建设,构建“实验校引领、全域协同”的联动网络,通过结对帮扶、联合教研、资源共享等方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区域流动,形成“一校创新、区域共享”的辐射格局,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学教育模式。


编辑:郑佳琦

校审:安永明 刘星成 张红星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3900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