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学院多措并举 着力提升体育育人实效
滨州学院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体育育人工作融入学校发展的大局中。近年来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基本形成了机制健全、特色突出、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学校体育发展格局,体育育人成效显著。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铸魂、导航、搭台、铺路”开创高职育人新模式
近年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做好“两个强化”,打造“三项工程”,实现“四个提高”,积极整合育人资源,创新“三全育人”模式,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健全“三全育人”长效机制,以全力做好“铸魂、导航、搭台、铺路”四篇文章,探索形成了“分类培养、精准施教”的三全育人新模式。
办好人民满意的河北教育 | 深化育人方式改革 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普通高中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持续扩大,政策保障不断完善,育人质量持续提升。目前,全省普通高中总数达到738所,在校生达到164.85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长30.62%和28.61%,为更多适龄学生提供了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机会。
山东建筑大学:围绕“五心”推进资助育人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资助育人,从“心”开始,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山东建筑大学围绕“五心”开展“心连心”文化节资助育人活动。自2006年开始“心连心”文化节已连续举办15年,是山东省最早组织资助育人品牌活动的高校之一。今年学校共举办了五大类31项主题活动,参与学生达18530人次,为广大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搭建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平台,引导同学们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将感恩之心、远大梦想和励志精神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切实推进了我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建设。
齐鲁工大:打造生态人文校园 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厚植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生态文明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师生不断强化节约环保意识,增强绿色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近年来,校(院)先后获得“山东省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获评首批“山东省绿色学校”。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四提四聚四结合”探索三全育人“新场域”
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坚持“立足校内、服务社会,党建引领、把握关键”的原则,以志愿服务为把手,通过“知情意行”的有效运用,全面推行“四结合”工作法,即“课上+课下、学校+社区、1+N服务、队伍+达人”。精准对接社会需求,整合各方志愿服务力量,深入实施项目化、专业化、品牌化,精准开展志愿服务,进一步深化育人成效。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以初心使命铸魂育人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融合、特色、开放”的发展理念,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深化内涵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主动服务“三农”,构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郑州工商学院:以“三融”促“三新” 用焦裕禄精神铸魂育人
近年来,郑州工商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在焦裕禄精神发源地兰考设立校区的区位优势,充分挖掘焦裕禄精神内涵,以“焦裕禄精神”为旗帜引领,切实把“焦裕禄精神”融入育人体系、融入书院文化建设、融入师生血脉,多措并举、统筹发力,充分发挥“焦裕禄精神”的价值引领、思想启迪和发展赋能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熔炼公仆情怀、锤炼求实作风、锻炼奋斗精神、淬炼道德情操,全面提升铸魂育人实效,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潍坊学院:建设绿色生态校园 打造一流育人环境
潍坊学院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学校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机制创新,建立生态文明工作长效机制,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成效显著,成功获评“山东省绿色学校”。
日照市探索“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 保“双减”实效
日照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以系统集成思维开展“双减”工作,推动“双减”工作从专项治理向长效监管转变、从全面推开向提质增效转变,让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深陷“抢跑”的教育焦虑,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沉浸“题海”、奔波于各类补习机构,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对校外培训机构实行信用管理经验做法被教育部刊发推广,“五大教研行动”、课后服务等做法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教学改革“双减”典型案例,面向全省推广。
青岛理工“五力并举”推进新时代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见成效
青岛理工大学大学外语教学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校本特色,以强化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为“主题词”,以抓好多形态课程建设为“主战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创新教学一体化改革,“五力并举”切实发挥新时代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在常态长效机制建设中见成效。
安阳师范学院:“四个注重” 构建育人“心”合力
安阳师范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以人为本,培育理性平和心态,促进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构建心理育人“心”合力,塑造学生阳光心态,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力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郑州财经学院:搭建“纲、本、基、径”打造大思政育人体系
郑州财经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成立“十大育人中心”,着力推进“一个提升、两类课程、三种资源、六大平台”建设,搭建“纲、本、基、径”,全力打造“1236”大思政育人体系,积极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冠县探索“1234”工作模式 擦亮“‘冠’爱育人”家教品牌
冠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积极探索“1234”家教工作模式,走好家校社协同发展的新路子,提高全县17万家长的科学教子水平,“‘冠’爱育人”家教品牌不断擦亮。2022年5月,冠县被命名为“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基地”。
【中国教育报】山东建筑大学:打造建筑光影里的育人活教材
作者: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王晓华 王建华 木鱼石、黄百草、四合院落、小天井……精致细腻的“岱岳一居”民居展馆,就像一组雕塑,守住一方静谧与安宁;旧时堂屋、五色门笺、木版年画……充满传统气息的乡情记忆展馆,传承着乡土文化记忆。在山东建筑大学,除了这样的传统文化建筑展馆,还有迁移保护的老别墅,改造利用的火车餐厅,每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建筑设施,都是一处活着的博物馆,让浓郁的文化育人氛围充满校园。
滨州医学院探索“六位一体”育人体系 传承中医药文化精华
近年来,滨州医学院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中医药专业特色,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时代价值引领原则和中医药专业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从中医药传统文化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汲取创新灵感,以中医药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思政教育凝聚力,增强专业认同感,将“大医精诚”“医无德不成”“医乃仁术”等教育理念贯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探索构建中医药学子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专业素养、实践服务、承启传统、创新创业“六位一体”多元融合育人体系,传承中医药文化精华,着力培养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