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推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
4月28日,2025年全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工作会议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推进会在成都举行。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毛端喜参加会议并讲话。
新乡工程学院:构建“三加四融”育人体系 打造产教融合新格局
新乡工程学院始终将“教育铸魂”作为核心使命,实施“三个党建+”赋能工程,构建“四个融合”党建育人体系,全力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自治区教育厅组织高校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
为进一步加深政校企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兵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4月21日,自治区教育厅组织自治区、兵团所属8所高校24人赴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哈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密能源化工”)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
黄淮学院:知识图谱赋能数智化育人新实践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黄淮学院积极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探索构建“三维育人图谱体系”,通过知识图谱、能力图谱、素养图谱的深度融合,实现课程重构、模型牵引、数智驱动,推动人才培养范式革新,形成“产教研赛”联动的实践育人路径,取得初步成效。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三维驱动”生态圈 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将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推进,通过构建“三维驱动”就业生态圈,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学校202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微专业领航智能时空 产学研贯通信息工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立足行业需求现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水利特色和工科优势为依托,以“华水星座”、校外实践基地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支撑,开设“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努力促进大学生多元化发展,提高大学生竞争力。
山东交通学院:深化中外合作办学,创新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
山东交通学院以中俄合作办学为突破口,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顿河国立技术大学共建山东省首家中俄合作办学机构——顿河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精准对接学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精准对接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
【榜样】匠心哺育 黄梅芬芳 记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安徽省社科普及基地黄梅戏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邵敏
【人物名片】邵敏,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安徽省社科普及基地黄梅戏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安徽省教学名师等荣誉。
郑州西亚斯学院:构建“8133闭环式”质量保障体系 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郑州西亚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质量立校”理念,以制度为基、以创新为擎,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8133闭环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方位评价”的闭环管理模式,推动教学管理规范化、教学质量优质化,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能。
青岛大学:“双思课堂”助力新文科人才培养
近年来,青岛大学积极推广“双思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以“课程思政+思维教育”为核心理念,积极发挥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作用,探索新文科人才培养新路径,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持续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持续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坛观澜)
8月18日,在2023—2024中国初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中,浙江省临海市回浦实验中学男篮以82∶72战胜清华附中男篮,成功卫冕。
黄淮学院:以改革创新为引领 推动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
近年来,黄淮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和省委“推动高等教育起高峰”“加快职业教育建高地”的决策部署,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深化产科教融合、校地企合作,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
齐鲁工业大学:发挥科教融合优势,助力双创提质升级
一、优化顶层设计,激发师生热情 校( 院) 聚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倡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及各类实践活动,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一是启动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工程,重新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是出台《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管理办法》,明确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标准,简化认定程序,将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文化艺术创作等活动纳入学分总范畴,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双创项目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孵化基地、设立专项奖学金、完善各类全国性竞赛奖励办法,激发教师和学生协同创新的热情,让每一个拥有创新创业梦想的孩子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校(院)累计孵化165个学生创业团队,孵化成功率 90%以上,3 人获得山东省大学生创业之星,2人获得山东省大学生优秀创业者,累计发放创新创业奖学金15万元。
山东科技职院:打造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平台 赋能技能人才培养
近年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深耕智能制造领域,加强数字化融入,推进实体设备与虚拟技术相结合,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创新实验实训平台,实施场景浸润、职场育人,助力智能制造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