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师范学院:坚持科技赋能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添动力

  近年来,周口师范学院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持续实施科技帮扶、科技成果转化、乡村人才培训等一揽子服务项目,通过科技注入,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添智。

  高起点谋划,完善科技帮扶体系。学校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500余名高层次人才中选拔组建多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农学博士扶贫团队,持续深入地方开展科技帮扶,形成了“团队+平台+项目”帮扶工作体系。先后在郸城县建立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河南省郸城绿色农业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10余个科技服务基地,围绕现代农业、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提升等主题,落地帮扶项目30余项。学校农学博士扶贫团队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表彰为“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高质量推进,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平台优势,构建了“一中心+N工作站”的网络化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成果转化、供给、推广能力,以技术创新催生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郸城县建立“周口师范学院郸城技术转移中心工作站”,组建了15个以教授、博士为主体,涵盖农作物育种、食品检测溯源、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智慧农业等领域的科技帮扶团队,定期深入企业和农户问诊把脉,为企业增效、农户增收助力。“周油589”油菜新品种、小麦新品种、楸树育种育苗、甘薯油菜轮播技术、土壤改造、生物菌肥、病虫害防治、智能化温室大棚等一大批科技服务项目落地结果。“农用有益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应用”科研团队研发的秸秆木霉菌肥已累计推广应用23万余亩,粮食增产1.5万余吨,直接经济效益3600万余元。

  高标准落实,培育乡村本土人才。学校建立“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综合示范基地”,从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乡村本土人才培育。依托现代农业技能提升培训项目,持续开展作物种植技术、集约养殖关键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为郸城县培训了近1000名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了一批“田秀才”“土专家”。选派科技副县长、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到政府、企业、农村顶岗挂职,通过“田间课堂”“农民学校”等形式,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产业发展带头人和高素质农民。挑选有培养潜力的基层农技人员,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带,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技术骨干人才。近年来,学校科技特派员对接服务100余个新型经营主体,线上线下培训超过1万人次。

(周口师范学院 供稿)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3498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