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精神,全面落实《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5年职普融通试点校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切实提升职普融通试点校课程规划与实施能力,近日,安徽省2025年职普融通试点校新课程新教材省级培训在合肥市第六中学举办。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刘业勋到会讲话。全省32所职普融通试点学校的校长、教学管理干部及九大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刘业勋指出,要明确定位,把握核心要义。职普融通试点是落实国家拓宽成才通道战略部署的创新探索,核心在于融合两类教育优势,服务学生多样化成长,课程与教材是改革的基石。要强化路径,聚焦核心能力。各试点校书记、校长须担起“总设计师”和“施工队长”职责,着力重构符合国家标准、体现职普融通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精研课标、活用教材,积极探索情境式教学。要狠抓落实,确保改革实效。必须通过“课堂革命”推动职普教育深度融合真正落地,参训校长要牵头制定高质量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教师提交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省市校三级联动压实责任,确保培训成果转化为育人实效。
培训期间,省教科院作《秉承国家意志 筑实学校课程——职普融通背景下国家课程方案的解读与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专题报告,解读国家课程方案并指导具有国家意志、地方特色和职普融通特点的课程体系建设。参训教师按学科分组开展聚焦课程标准深度解析、教材创造性使用及教学实施策略的专题培训。
本次培训紧扣国家课程方案高质量落地与职普融通特色化实施两大核心任务,科学设计“全员通识+学科精研”的培训模式,深化了参训人员对改革的认识,显著提升了校长课程领导力和教师教学实施能力,为各校制定高质量校本方案、开展试点班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3912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