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艺术学院:六项措施,构建“美育+”育人新模式
山东艺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美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大美育”为方向,将传统文化、美育与新时代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艺术院校特色优势,着力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以美化人、以美育人、以美培元,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六个维度”构建新时代“美育+”育人新模式。
曲阜师范大学:“四位一体”,构建师德教育新模式
曲阜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孔子故里独特优势,守正创新、久久为功,积极探索明师德、传师德、习师德、弘师德的师德师风建设特色模式,筑起引领教师溯源问道、明德修身、见贤思齐“新杏坛”,滋养从师从教者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强教必先强师”贡献出孔子家乡大学的智慧与力量。
日照经开区:创新体教融合新路径,构建青少年“体+育”新模式
近年来,日照经开区不断夯实青少年体育根基,大力实施学生体质提升工程,创新探索体教融合路径,积极培育“一校一品、一生多能”特色体育品牌,构建“一体化蓝图设计、多元化体育特色、多样化活动赛事”体教融合体系,促进教育、体育同频共振,共绘育人“同心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新乡市: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 推进教育事业新发展
近年来,新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校地合作工作,充分发挥驻新高校资源、人才、平台优势,推动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乡市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与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等驻新高校签署教育发展合作协议,启动附属学校和“两个中心”(新乡市教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新乡市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建设等合作项目,开启了校地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湖南省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育人新模式
湖南省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育人新模式 湖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用好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将红色研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把“大思政课”搬进伟人故里,坚持教育性、安全性、规范性、公益性原则,在全省全面掀起“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红色研学热潮,积极探索了“大思政课”的湖南实践。 2023年 4月份活动开展以来,已先后组织 33批次 28514名学生赴韶山接受思政教育,取得学生受教、家长满意、社会好评的效果。 7月 19 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向全国推介湖南探索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育人新模式的典型经验做法。
昌乐县:“沉浸式”音乐党史课开创思政育人新模式
昌乐县将红色歌曲、影视作品与党史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全市中小学思政教育创新先行区的优势,立足县域思政课程一体化发展基础,创新打造“沉浸式”音乐党史课《百年风华 党史如歌》,开创思政育人新模式,教育引导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发展核心素养,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音乐党史课程已成为市、县两级重点推广课程,同步打造的“童心永向党,艺术伴成长”音乐思政特色育人课程在全市推介。
青岛农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知农爱农高素质人才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高等农业院校的责任与担当。青岛农业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吸引外部优质资源,构建了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中外合作和公费农科生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知农爱农高素质人才,为“三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四五五”模式 确保主题教育良好扎实推进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党委提高政治站位,落实政治责任,把握目标要求,聚焦根本任务,严格工作标准,精心组织实施,全校各级党员、干部立志做到“四个自觉”,把握“五个具体目标”,落实“五大重点措施”,切实保障主题教育开局良好、扎实推进。
湖南工商大学打造“数智+”教育教学新模式
湖南工商大学打造 “ 数智 + ” 教育教学新模式
湖南工商大学紧扣数字经济时代发展趋势,秉承 “ 新工科 +新商科 + 新文科 ” 与理科融合发展理念,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智技术,着力建设 “ 数智工商 ” ,基本建成 “ 互联网 +教育 ” 大平台,数智校园建设覆盖全校,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大幅度提高,打造出 “ 数智 + ” 教育教学新模式。
潍坊理工学院:“三步走”做好书院制模式下的就业工作
努力担当社会责任,全心全意服务师生,是潍坊理工学院奋力发展过程中不变的宗旨。近年来,学校锚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聚焦学生急难愁盼问题,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和要求,结合书院制育人模式的改革,着重强化目标导向、明确工作思路、落实关键举措,通过“阶段教育、多方联动、多措并举”三步走的方式,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高目标升学、高标准创业。
山东科技大学:构建“实践+科创+文化”研究生培养模式
山东科技大学将思政、实践、科技、产业、文化各类要素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实践+科创+文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推动学生各项能力全面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近两年,学校有超过2000家企业到校招贤纳士,为4000余名研究生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毕业生与岗位比例达1比8。
烟台文旅职院:跨界融通打造“劳动教育+”育人新模式
近年来,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立足新时代教育改革要求,坚持以劳动教育为抓手,跨界融合德智体美“四育”,创新契合职业院校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活动,以劳立德、以劳促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探索出一条适应职教特色的“劳动教育+”育人模式,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安阳工学院: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提升主题教育铸魂育人实效
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取得良好成效,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安阳工学院紧紧围绕“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高质量发展实际需要,通过学习、深入调研制定学校《关于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更好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作用的工作方案》,坚持从顶层设计到课堂、实践、师资队伍、平台建设“五个维度” 共同发力,不断开辟立德树人新路径,探索铸魂育人新方法,着力提升主题教育铸魂育人实效。
中国教育报:创新青少年科技英才培养模式
■新赛道的教育加速·厅长说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高度,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部署。一直以来,广西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校园科普工作,课内注重科学课程教学,课外注重科技活动开展,综合施策,精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