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打造“自主游戏”模式,开启学前教育新征程
近年来,滨州市认真贯彻省教育厅要求,扎实探索创新“自主游戏”学校教育新模式,走在了全省前列。其中,邹平市、博兴县以及11所幼儿园入选省级游戏教育实验区(园)。2023年3月,全省游戏活动实验区(园)成果展示交流现场会在滨州邹平召开,与会专家及领导对滨州学前教育“自主游戏”给予了高度评价。
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模式引领研究生人才创新培养
青岛农业大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践行强农兴农使命,聚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让农村成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以科技小院建设为依托,不断探索服务“三农”的新路径。学校将人才培养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黄河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已有建设基础上,积极申请并获批24个国家级科技小院,获批2023年全国科技小院培训基地,小院建设质量数量均位居山东省前列。青岛农大“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把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该模式以研究生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为突破点,着重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力量,积极助力乡村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以“科技小院”模式申报的志愿服务案例,在2022年获得全国农科研究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团体奖1项。
山东英才学院:构建“12345”课程改革模式 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山东英才学院立足应用型高校建设需求,积极推动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构建“一个理念、两个抓手、三阶分层、四个保障、五个维度”的“12345”课程改革模式,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效果,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山东师范大学:三位一体 构建“互助共享式”心理育人新模式
山东师范大学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依托“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教育工作网络,实现心理知识教育多元化、心理健康活动品牌化、心理咨询服务规范化、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化“四级四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放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资源开发上,注重全员参与、全过程关注、全方位实施,努力为大学生创建多重滋养发展的关系、背景和生态系统,形成朋辈互助、课程体验、活动共享三位一体的“互助共享式”心理育人新模式,为学生健康成长发展赋能。
博兴县:打造家校共育新模式,凝聚育人育才新合力
近年来,博兴县坚持实施“强引领、扩平台、勤指导、求实效”工作路径,搭建服务平台,盘活教育资源,健全服务团队,优化全环境立德树人格局,推进家校共育工作提档升级,凝聚育人育才新合力。
淄博市临淄区:“五化”模式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益
近年来,淄博市临淄区教体局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形成了“管理制度化、制度模块化、模块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标准智能化”的“五化”管理模式,实现了对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监管,大大提升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烟台大学:积极构建“一体四翼”教育评价模式
近年来,烟台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为导向,坚决破除“五唯”顽疾,不断优化评价体系,相继制定并实施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方案等 30余个配套文件,确立 13 项改革重点任务、32 项任务落实清单,逐步构建起以学校核心事业发展重点业绩绩点评价制度为主体,以中层单位考核评价、干部考核评价、教师考核评价、学生考核评价为着力点的“一体四翼”教育评价模式,形成了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新体系、新机制、新动能和新路径,有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菏泽医专:探索医养健康服务新模式
菏泽医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医学资源人才优势,主动对接医养结合产业发展,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成一所集医、养、防、教、研、培六位一体的护养中心,形成“医养康护、产教研学”医养结合新模式,树立优质医养健康服务新标杆。
耒阳市:创新“四个四”模式 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有保障
耒阳市 : 创新 “四个四”模式 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有保障 2022年以来,耒阳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省市 关于推进 乡村振兴 战略的 部署安排,创新 “四个四”模式,持续加强组织领导 ,聚焦 控辍保学、送教上门、学生资助 等教育有效衔接重点工作,全力提升 义务教育有保障 水平 。
市教育两委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市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经验
12 月 27 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有关情况。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王铵,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许建领出席会议。会上,荆洪阳介绍了天津市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相关情况。
第一医科大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345模式”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把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内容,构建由三重保障、四个阵地、五大计划组成的心理育人“345模式”,着力提升心理育人实效,努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四川构建“四个+”产教融合发展模式
川观新闻记者11月17日从全省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现场推进会上获悉,我省职教战线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导向和问题导向,强化政策引领和项目驱动,初步构建“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联盟+园区”的“四个+”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大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烟台市:积极构建“1+4”校长培训新模式
为全面提升全市初中校长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治校能力,烟台市教育局积极探索构建“一统筹,四突出”的“1+4”校长培训新模式,于11月18日至20日成功举办2022年全市初中校长任职资格和提高培训班。
齐鲁工大(省科学院):实施“4451”星河计划 探索全员国防教育模式
近年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创新开展“4451”全员国防教育模式,即围绕“荣誉体系”“课程建设”“教育活动”“组织建设”四个维度,着重从机制创新、制度保障、文化融合、典型选树四方面实施“揭榜”“荣誉”“强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标准化”五项工程,全面实施国防教育“星河计划”。
青岛理工大学:聚焦产教融合 构建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青岛理工大学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重大需求,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健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创新与育人”互联互通的产教融合机制,从五个维度精准破题,提升学校育人体系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