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分类
【中国教育报】山东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优化培养体系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魏小龙 潘妍利)“学校大力推动新兴专业建设,促进传统专业改造升级,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合成生物学、能源化学、金融科技、艺术与科技等专业。2024年,学校有42个招生专业与‘十强产业’高度相关,占比65.63%。”近日,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罗细亮告诉记者。
【新华社】学生回来了 老师留下了——山东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一线见闻
山东省潍坊市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赵戈小学有几间专门的“午休教室”,闲置的木制课桌被锯掉桌腿,整齐排列,充当“床板”,上面铺着褥子、毯子等。“学生们能躺着睡午觉了。”赵戈小学校长王作贵说。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校企共育智能制造产业技术技能人才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面向新兴产业链、创新链需求,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切入点,按照“学习过程工作化、实训场景职场化,实习任务项目化,学习管理企业化”的思路,构建了“岗位牵动、平台赋能、双师汇聚”的校企共育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产业快速发展精准提供适应性技能人才。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纵深推进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遵循高职院校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以培养“厚德、强技、笃行”的高素质工匠型人才为目标,着力打造“目标引领、多元协同、四位一体”育人模式,纵深推进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
【中国教育报】山东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近日,山东省高校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济南召开,聚焦“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不会转”等问题,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提升成果转化效能,打响了深化机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率转化的攻坚战。
山东高校招生工作专题培训班举办
4月14日至17日,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联合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山东高校招生工作专题培训班。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冉茂华出席开班式并致辞,省教育厅总督学袁广全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实施“五大工程”助推文化育人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一核三维五元”文化育人体系,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载体层面推动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教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实施“五大”文化育人工程,以文化人育德技双馨高技能人才。
山东财经大学:多措并举探索思政教育新路径
山东财经大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根基力量,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化赋能,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创新,多措并举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切实提高思政育人成效。
山东建筑大学:“三位一体”推进班墨文化育人工作
山东建筑大学立足齐鲁文化沃土,深入挖掘“班墨文化”的精神内涵,将工匠精神与科技创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构建教育体系、创新实践平台、营造立体文化生态等多项举措,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育人之路。
山东职业学院:“五协同”推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山东职业学院坚持“五协同”,对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推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全场域提升育人成效,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中国教育报】山东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近日,山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推进会,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的意见》。在会后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浩介绍,山东省教育厅将主动融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从提升高等教育能级、厚植科技创新沃土,聚焦关键紧缺领域、强化创新人才供给,提升科技攻关效能、畅通成果转化渠道等方面,切实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积极助力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中国教育报】山东日照:多维融合赋能“托幼共育”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孔庆志 刘娜)“市财政根据实际送托月数,按照二孩、三孩每人每月分别不低于300元、600元的标准发放育儿补贴,给我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优惠。”近日,山东省日照市市直机关幼儿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有了托育补助和单位报销,上托班基本不用自己花钱了。”
【光明日报】山东:精心谋划重实效 一体推进学查改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连日来,山东各地各部门单位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结合中心工作,精心研究谋划,推动学习教育有序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