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师范大学“三个着力”聚焦师范优势特色 探索美育工作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些关于美育的论述高瞻远瞩、内涵深刻,为做好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疆师范大学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做好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着力点,坚持以美育人、以化人,充分发挥师范院校特色优势,遵循美育特点,创新方式方法,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境界。

一、着力发挥教育教学在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中主渠道作用

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明确美育的根本宗旨在于立德树人,推进教育教学体制机制、课程建设、经费保障等改革创新,切实畅通美育工作主渠道,释放美育发展活力。

(一)强化教育教学制度建设保障作用。印发《新疆师范大学新时代美育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六个一”特色美育体系,将公共艺术课程作为学校美育工作的重点工作推进。依托人才培养修订方案,将公共艺术美育类课程纳入全校通识选修课体系,并将修满美育类课程学分作为毕业条件之一,以制度化建设确保美育工作有效推进

(二)依托优势学科教学推进美育建设。发挥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音乐、美术学院学科美育引领特色优势,同时优化机构设置,丰富美育功能载体,在美育中心下设四个美育教研室“大学美术教研室”“大学音乐教研室”“国学文化教研室”“传统文化传习教研室”),承担学校公共艺术通识课及美育实践体验课功能,有效推进全校文化艺术大思政课程一体化实施体系建设。

(三)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夯实美育工作基础。为美育课程教学、文化艺术活动提供经费保障支持2021-2022年美育工作经费年均50万元,用于公共文化艺术课程建设、美育科学研究、美育活动开展等工作。为下设四个美育教研室划拨5-10万用于公共美育课程建设以充足的经费为美育工作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二、着力以特色工作和品牌提升学校美育活动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学生个性特点基础上,积极创新师范院校特色美育活动形式,推动以特色课程设置、特色美育师资建设、特色活动开展等为重点的美育工作。

(一)以特色课程建设激发美育工作活力。按照《新疆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面向全体本科学生,开设美育类课程,美育类模块中开设《美术经赏析》《中国传统纸艺》《彩塑》等共16类32门课程,人文社科模块中开设《国学文化》《中华经典诵读》等文化艺术相关课程共7类14门在学院层面开设面向外国留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特色美育课程,如,预科教育学院《中华文化》课程包含传统手工艺、饮食文化等14个专题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面向俄罗斯、蒙古及中亚留学生开设中华经典诵读、武术等课程

(二)以特色师资建设提升美育工作质效。坚持将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美育教研能力的教师队伍作为重点工作,目前有48名专业授课教师承担音乐舞蹈类、美术类、人文类、中华传统文化类美育课程。健全美育课程教师考核管理评价机制,美育中心对授课教师年终课程考核评价建议进行反馈,将美育授课成效纳入教师年度考核指标,不断提升美育质效

(三)以特色品牌和活动提升美育工作影响力。统筹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思政公开课红色研学教育活动“春风十里杏好有你”中华传统文化体验会“‘喜迎二十大,歌声颂辉煌’暨美育节高雅艺术进校园”音乐会“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品牌项目和活动,充分发挥这些项目和活动的辐射带动功能,使其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厚植民族精神的生动载体。

三、着力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广泛参与互动的美育工作长效机制

探索学校美育与家庭、社会美育有机衔接的美育工作载体,努力打造立体协同的美育格局,推动建设长效化美育机制。

(一)以实习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社会美育互动效应。坚持美育与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聚焦师范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特色积极组织开展实习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我校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团中央表扬,2022年先后组织2307名学生赴南北疆16个县市开展实习支教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教育,充分展示美育立德树人的良好社会效应。

(二)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为载体,提升家庭美育互动效果。坚持以民族团结活动为载体,强化师生学校美育、家庭美育互动,近五年来,持续开展19轮49批次“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深入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联谊活动,累计参与教师6000人次,联系学生累计28000人,通过深入学生及其家庭中开展交往交流交融,有效提升了美育融情效果。

新疆师范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聚焦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中华民族情感,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奋斗。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1815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