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切实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让残疾儿童青少年共享一片蓝天

发展特殊教育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云南省坚持抓改革、建机制、补短板、提质量,全省特殊教育事业逐步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一、构建发展机制,形成发展合力。2014年,启动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教育、财政、民政、卫生、体育、残联等部门协同推进新生儿筛查、残疾人教育、残疾人体育、残疾人救助、残疾人信息统计等各项工作。2015年,教育与人社联合出台《云南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对资源中心、资源教室的硬件建设、队伍建设及管理运行等作出指导。2017年,编制、教育、财政、人社、残联五部门印发《云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机构编制标准》,按照特殊教育学生类型,聋1:4,盲1:3,培智1:2.5,自闭症、脑瘫和多重残疾1:2的教职工与在校学生比例核定编制,并对特教学校领导职数、编制使用范围、支持保障政策等相关问题进行明确。2019年,教育、扶贫、民政、财政、人社、卫健、残联七部门印发《关于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各级各部门责任分工,对送教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送给谁、谁来送、送什么、怎么送”等问题作出明确。全省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机制。

二、完善组织体系,构建服务网络。不断强化特殊教育三大组织服务体系建设:一是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组织体系。全省有特殊教育学校83所,在保障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向学前教育和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延伸。2017年成立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是我国西南地区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专科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二是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资源教室建设为主体的融合教育服务体系。全省已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46个,实现省、市、县三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下设盲教育、培智教育、孤独症教育、学前融合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分中心,为全省各类别特殊教育的管理、咨询、研究、评估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建设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资源教室674个,为开展好随班就读提供保障。三是以送教上门为核心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对重度残疾不能到校就读的,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如,玉溪市作为国家送教上门改革试验区,探索出送教上门“玉溪模式”,被教育部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推广。

三、妥善安置入学,保障教育权益。一是全力普及义务教育。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残疾儿童少年实名登记档案,建立残疾儿童少年发现、报告、诊断、评估、安置、实施教育的服务体系。全省129个县市区均成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省资源中心研发《云南省特殊儿童入学安置评估工具包》,按照“一人一案、分类安置”的原则,按照评估安置意见,指导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就近的普通学校或到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入学登记,对不能到学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2021年全省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38%。二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将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职业)教育延伸,倡导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学前班(部)、高中班(部),鼓励普通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截至2021年,全省建有4所特殊幼儿园,11所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学前班。其中,昆明学院附属幼儿园开展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全融合教育模式,探索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与康复服务模式,“教康整合”引领下的融合教育,让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共享学习资源、共同成长,此教学研究成果获全省2019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已建立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联盟,辐射推动区域学前特殊教育融合发展。三是特色发展职业教育。鼓励特殊教育学校举办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教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出每所特殊教育学校都要建设1—2个有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和实训基地,鼓励特殊学校和职业高中联合办学。目前,昆明市盲哑学校工艺美术和盲人按摩专业、红河州特校紫陶制作专业、曲靖市特校脸谱制作专业、楚雄州特校彝族刺绣专业以及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电子商务、民族传统技艺专业等,已成为全省特殊职业教育的特色亮点。

四、持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各级财政加大投入,为特殊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自2012年开始,省级财政投入3亿多元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中央每年补助1500—2000万元,主要用于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建设资源中心、资源教室。2014年,全省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4000元,2016年提高到6000元。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同一标准。同时,残疾学生资助,特殊教育学生学前教育阶段可享受300元/生.年的生活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和家庭困难学生补助,普通高中阶段享受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高等教育阶段享受国家奖助学金和贷款贴息等政策。

五、强化专业发展,提升师资素养。着力解决特教教师这一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一是加强特教教师培养,支持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学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等高校开办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特教专门人才。二是加大特殊教育教师招聘力度。2020年专门安排1000个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计划,全省特殊教育专任教师数量从1740人增加至2483人,增幅达42.7%。三是大力开展培训。省级每年投入200万元左右培训经费,2017年以来,开展校长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资源中心和资源教室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送教上门工作培训、课程标准培训等30余期,特殊教育教师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得到有效落实,教师的专业素养大幅提升,为办学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将持续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特殊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努力为特殊孩子提供适宜的教育,切实增强残疾儿童青少年家庭福祉,让残疾儿童青少年共享一片蓝天。

玉溪市特教学校十年坚持送教上门 打通重度残疾学生教育“最后一公里”

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集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为一体,开展康复教育和送教上门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为确保每一个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2013年在省内率先启动送教上门试点,2015年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学校协同的送教模式,2021年全市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9.53%。

一、聚焦“怎么送”,健全保障机制

一是统筹多个部门。2016年,玉溪市委、市政府以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为契机,从政策、队伍、资金、组织保障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制定《玉溪市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教育、财政、编办、人事、残联等10多个部门共同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各级教育体育、残联等部门共同参与,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具体负责。二是出台系列政策。玉溪市相继出台《玉溪市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施意见》《玉溪市送教上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玉溪市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送教上门)工作实施细则》《玉溪市送教上门工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60万元用于送教上门教师和残联康复员的课时绩效,并完善审计监督制度确保资金高效、规范使用。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聘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教科院等国内特教专家和省内高校教师组成专家团队,协助做好政策制定、工作进度、效能考核等方面的科学设计。三是落实多项资助。严格落实送教上门学生和在校学生享受同样的帮扶政策,如义务教育在校学生免补政策、生活补助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等值优质的营养品、定期免费购置校服、相应学段的免费教科书等。仅2019年至2021年生活补助一项,发放金额就达117.5万元。积极拓展社会捐助,争取到红塔集团原料部、玉溪市网络安全协会等多部门爱心捐赠,共同营造良好的帮扶氛围。

二、聚焦“谁来送”,建强师资队伍

一是整合教师队伍团队。医教结合教师队伍:学校将具有医学背景与康复训练专业的教师整合为技术团队,对需要特殊支持的学生开展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跟随各县市区送教上门教师一同深入学生家庭,进行运动、语言、生活自理能力等多方面的训练。同时为重度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家庭指导,让每一位有需要的家长掌握一定的康复技能,随时为孩子开展康复训练。普特结合教师队伍:每个县(市、区)安排2—4名特教教师组成送教工作专班,与各县市区普校教师、残联康复员形成网格,每月2次、每次2天深入学生家庭,对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送教上门工作。二是提高专业水平。与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展为期两年的教师康复技能培训和《IEP教育种子教师培训》,提高送教上门教师的康复专业技能和评估能力,培养了一大批送教骨干。通过承办培训、课题研究、理论总结等方式,提高非特教专业教师特殊教育理论水平。借助承办全省、全市送教上门和资源中心(教室)工作业务性培训的机会,将参与送教上门工作的教师全员纳入培训。推动送教上门工作课题研究和阶段性理论总结,并将成果物化,促进教师特殊教育理论水平的升华。抓住专家指导、现场示范的契机,提高送教上门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三是注重深入一线。目前,全市特校教师、县(市、区)残联康复员、普通中小学教师共426人参与送教工作,并为每名学生就近安排1名普通中小学教师和1名残联康复员担任送教日常工作。学校班子成员分别联系2—3个县区送教工作,充分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各县市区,深入学生家中,一线指导送教上门工作。邀请全国特殊教育知名专家深入送教学生家庭中,对送教上门工作“问诊把脉”,一线开展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

三、聚焦“送什么”,创新送教内容

一是制定“一人一案”。学校把每一名送教上门学生纳入服务网格,鉴于送教上门的学生大部分为智障伴随肢体残疾、脑瘫、高位截瘫、精神类残疾等不适合到学校随班,按照“零拒绝、全覆盖”工作思路,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计划,实行“一人一案”个别化教育,分层分类实施送教。二是优化教育教学。以国家《培智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一般性课程为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实施学科教学,强调以生活化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适应能力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连续两年投资20万元针对课程内容专门设计送教器材和购置教具,自主开发送教上门课程资源库和工作资源包。三是注重康复训练。选派有医学背景的教师作为技术支持参与送教,深入学生家庭进行运动、感知、语言、认知、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能力等训练。近3年为送教学生免费配发轮椅、拐杖、助行器、点读机等20余万元的教学、康复辅具。同时,加大与残联的协同机制,加快推进送教上门学生家庭的无障碍项目,让学生得到最适合的康复支持环境。四是加强家庭指导。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制作以家庭康复、学科教学和心理建设的教学视频资源,并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探索以视频资源为载体的远程送教模式。加强国家政策宣传力度,针对性开展家庭护理指导和家长心理疏导,帮助家长解决实际困难,引导树立自信自立自强意识,点亮残障家庭希望。

红河州特殊教育学校探索职业教育实践

红河州特殊教育学校自2009年以来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探索,培养职高学生累计140余人,就业率近100%。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国家级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为特殊教育事业、残疾人事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努力构建特殊职教优势专业体系。结合各类残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接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形势,确立了“职业教育与残障特点与地方产业双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一是结合当地建水紫陶产业需求以及听障学生特点,开设听障学生紫陶制作特色专业。二是结合康养需求不断加大及视障学生特点,开设视障学生保健按摩专业。三是结合紫陶文创产品需要包装的需求,针对轻、中度智力障碍学生开设培智学生包装盒制作专业。同时开设刺绣、编织及手作玩偶制作等适合残疾人参与的文创类专业,并加强与残联及文旅、文创企业的合作,不断拓展新专业。

二是健全职业教育设施设备体系。学校先后投入建设资金1500余万元,建设了紫陶实训实习区和包装盒厂,各类教育实训场地面积不断扩大,实训基地建筑总面积达到4706平方米,有理论教学场地245平方米,有校外学生就业实习基地3个、校外教学点1个,购置了拉坯机、雕刻机、窑炉、工作台、包装机、保健按摩、美容美发、运动康复等设备,满足教育教学实训实习的需要。同时,不断完善激励机制,职业教育与勤工俭学有机结合,勤工俭学收入主要用于支付学生劳动报酬,在校就读学生基本不产生教育成本负担,有效激发和保持学生完成职教学业的积极性,同时减轻了家庭、社会和政府的负担。

三是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深化与云南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云南康锤实业集团、建水崇文同创紫陶文化有限公司及省内各州市特校的合作。紧紧围绕全省助残就业“十百千万工程”项目要求,着力培植书香陶韵、特艺紫陶、特艺柴烧、特艺手作四个品牌,以“陶茶书”深度融合和“金木土石布”的有机结合为主要抓手,积极发展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建设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和残疾人自主创业孵化器。

四是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试点改革。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残疾学生在获得相应学历证书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具备2—3个职业技能证书,如紫陶拉坯工、书画装饰工、粘接打理工,茶艺、烹饪、编织等,为残疾学生融入社会生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五是切实加强特殊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学科教学教师+职业教育技师+康复师”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要求50岁以下的教师,在提升自身本专业学科教学水平的基础上,都要分别参加职业教育技能和康复训练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不断提升教师适应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行动力。同时,在新招聘教师时坚持招收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不断优化学校教师队伍结构。

六是内外结合建设职教教师队伍。采取“专兼结合、内外补充”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如鼓励部分美术、语文等学科教师担纲陶艺课程教学,特聘多名各级非遗传承人定期到校义务授课。外聘教师授课时,本校教师既是助教,也当学生,做到“教学相长”。目前,学校有专兼职陶艺教师8人,并获得陶瓷工艺师资格,3名教师被评为云南省陶瓷艺术大师;5名教师成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1人成为中级考评员。

七是努力构建有特色的残疾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特殊幼儿园项目建设,建设一所突出康复服务重点,兼顾保教目标落实的残疾儿童幼儿园。继续加强盲、聋、培智三类特殊教育义务教育学校国家课程标准落实,不断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加快办好红河州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推进学校特殊职业教育规范化、内涵化、特色化发展。加强和深化与红河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合作,加挂红河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牌子,促进特殊职业教育升级发展。继续办好红河州特艺职业培训学校,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就业培训及职后提升培训,构建全过程、全周期的州级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同时,全面推进以“职业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逐步推动州级特校职业教育课程有机延伸到县级特校,促进县级特校初中毕业学生无障碍升入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相关专业学习,推进州县职教合作办学,实现州县特校职能互补、课程联合。

八是毕业学生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和好评。近年来,学校学生在与普通人群同台竞赛活动中,共有12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陶艺比赛及作品展示中获奖。紫陶制作专业中有40余名学生取得全国陶瓷装饰工和成型工证书,毕业学生入职后月收入平均水平基本在5500元左右上,近10名学生月收入达万元以上,其中4名技术精湛的学生已超过2万元,1名学生被评定为紫陶制作技艺县级非遗传承人并光荣入党,已有8名毕业学生实现自主创业。推拿按摩专业学生就业后月收入也基本保持在4000元以上。毕业学生走上社会以后,以精湛技艺和自食其力的精神,赢得了社会普遍尊重,并已连续10年保持治安、违法案件零记录。

昆明五华区“全纳教育”推进融合教育发展

昆明市五华区于2017年在8所小学开展“全纳教育”试点工作,建设了8个资源教室,并于2019年在全区所有公办中小学设置资源教师,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全区域推进融合教育,鼓励轻度、中度智障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让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强化统筹协作,加强政策支持

2017年,五华区教体局与云南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昆明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救助儿童会开展三方合作,并依托五华区新萌学校(云南省培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五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作为“全纳教育”项目实施单位。2018年起,先后出台《五华区特殊教育资源教师选拔管理办法(试行)》《五华区残疾儿童入学鉴定委员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五华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管理制度》《五华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方案(试行)》《五华区残疾儿童入学检测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同时,在区教体局、民政局、残联和卫计局等有关部门开展3次政策调研,并组织年度政策调研发布会暨跨部门协作研讨会,为推进“全纳教育”提供系统政策保障。

二、加强硬件建设,打造专业团队

建设五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8所项目学校资源教室,协助2所学校全面提高校内无障碍设施建设。由五华区资源中心教师、资源教师和随班就读骨干教师组成“全纳教育”专业培训团队。举办全省第一届全纳教育教学竞赛,开展11期全纳教育专题培训及对应的月度督导研讨、5次异地交流学习、2期全区教师的全纳教育宣导培训等,持续培养专业人才,并辐射推动全区域融合教育发展。

三、开展常规指导服务,实施个案教育计划

五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深入普通学校,常规开展巡回指导服务,形成“区资源中心—资源教室—个案班级”三级支持保障体系。制定实施个案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即首先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其身心状况、教养环境与学习表现、存在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进行教育评估,从学生的感知、认知等方面发展水平和学业水平方面,或是情绪行为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出学生现有的能力;再找到学生在学业、发展水平方面的最近发展期目标,或是问题情绪行为的干预目标;最后以目标为导向制定可操作的课程调整或是问题情绪形成干预方案。通过“学习支持三级防护策略”实施IEP,即科任老师参与教学调整策略(一级防护),资源老师参与补救教学(二级防护),资源中心参与诊断教学和重组课程(三级防护)。评估结果显示,拥有IEP档案的学生在学生发展和整体状态中有了更快速的提升,学生动作的协调能力和耐力提高,课堂专注力提升,学习的自信心增强,融入班级的社会适应性提高,部分同学语数成绩得到提升,并且在校参与及融合程度更好。

四、创新社工模式,多层面推进全纳教育

以社会生态体系角度出发,从家庭、学校、社区等多个层面开展全纳教育。形成“金字塔”服务模型——面向学校和社区(塔底)提供日常支持服务;面向家庭(塔中)提供能力提升服务;面向个案(塔顶)提供社工支持服务。在家长层面,共有125名随班就读残障儿童家长接受了全纳理念培训,并参与线上交流会、亲子活动和家长工作坊20余次。在学校层面,强调学校的主体地位,校内残障儿童的支持主要来源于教师。在社工层面,五华区全纳教育社工模式属全国范围内的第一次创新尝试,区别于其他地区引入残障社工或驻校社工全权承担校内残障儿童干预的做法,强调学校内以教师为主要力量,明确社工的角色主要为社区资源链接,及家长与学校的桥梁。突出全纳教育多专业社工参与的必要性,截至目前,社工对学校提供资源教室教学辅助116次、融合学校活动72次和融合理念倡导9次,同时对65名特殊需要学生提供个别支持,包括开展个别训练、入户支持和资源链接等。

昆明学院探索“校—园”协同模式 推动特殊幼儿学前融合教育发展

昆明学院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特点,依托学前与特殊教育专业资源,按照“校园协同、专业引领、普特融合、托幼一体”思路,全方位实践探索开展特殊幼儿学前融合教育。

一、探索“学前+特教”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

从2016年开始,昆明学院在学前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置“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双专业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课程群,即在培养合格幼儿教师或者特殊教育教师的基础上,再使之掌握特殊儿童或者学前教育和康复训练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培养能够在托幼机构成为承担“学前融合教育教学任务”的专门师资。同时,为全校师范生开设《全纳教育》、《特殊教育概论》等公共选修课, 在师范类高校学生间普及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相关内容。

二、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学前融合教育实践

2016年,昆明学院与经开区合作开办昆明学院第一所附属幼儿园,2017年3月,依托昆明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专业资源,在幼儿园开设“彩虹班”,当年招收8名特殊幼儿,开启学前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同年9月,不再单独设置特殊幼儿班级,开始探索全融合教育模式。2021年9月,利用世行贷款项目在学院的校园内又建设了一所新幼儿园,下设面向学前特殊儿童开展教育康复的儿童发展中心、面向0—3岁婴幼儿的托育示范中心,构建了“一园两中心”集成办学模式。两所幼儿园都由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实行管理,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有机结合起来。截至目前,累计招收84名特殊幼儿,包括自闭症、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唐氏综合症、多重障碍等各种障碍类型,其中自闭症孩子占到60%左右。有13名特殊幼儿经过康复已经进入普通小学就读,有58名特殊幼儿在园接受教育与康复。

三、形成三种安置方式和三种融合方式

本着“零拒绝、全融合、促发展”理念,探索形成三种安置方式、三种融合方式。三种安置方式,即经过精准评估,障碍程度轻的特殊幼儿采用“班级全融合+个别化康复训练”,障碍程度中度的特殊幼儿采用“单独成班+密集型的康复训练”,障碍程度重度的特殊幼儿采用“小时制的康复训练+等待时机入园”,三种安置方式灵活转换,最大程度的接纳不同情况的特殊幼儿入园。全融合、正向融合、反向融合的三种融合方式,即轻度特殊幼儿全融合进普通班级,中度的单独成班的特殊幼儿采取正向融合普通班幼儿的游戏活动、户外体能活动,同时运用反向融合的方式让普通班幼儿到特殊班级提供一些生活照料、游戏参与等活动,保障特殊幼儿尽可能融入幼儿园教育环境,与普通幼儿一起享受平等和接纳教育资源。

四、构建CRF特殊幼儿教育康复模式

整个教育康复模式可以归纳为“班级活动(Class)+资源教室支持下的个别化康复训练(Resource room )+基于家园共育的家庭(Family)教育康复支持干预”的CRF教育康复模式,做到一人一评估、一人一案,一人一个康复计划。另外建立了以功能为导向的五个教育康复课程模块,即“语言言语康复”“认知康复”“运动康复与感统训练”“情绪行为干预”“社交沟通与社会适应干预”,努力做到康复让融合教育更有效。2019年“校—园协同,特殊幼儿全融合CRF教育康复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五、“院—园”协同组建“高校教师+幼儿园教师”教育康复团队

昆明学院在融合教育实践中做出有益探索,整合“院—园”资源组建了由专业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共同组成的教育康复团队,实现高校教师与幼儿园一线教师的合作,一方面加强教学科研的师资力量,一方面提供融合教育的专业支持,同时为省内其他幼儿园开展学前融合教育提供培训、评估、教研、个别化教育与康复等技术支持。

六、建立“四叶草”全融合教育支持体系

一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全程指导,为全融合教育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二是招聘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作为资源教师,与普通班教师通力协作,保障两类幼儿在教学及活动的一致性,避免因集体和个别化课程内容给两类幼儿带来额外负担或内容不适。三是特殊幼儿在普通班中与小朋友们协作互动产生同伴支持,既能提升特殊幼儿对自身、对同伴的认识以及过程体验的快乐感受,又能使普通幼儿在共生环境下获得对生命的感悟。四是通过家长教育、社区文化建设、政策落实及媒体报道等,提升不同主体对特殊幼儿的接纳和关怀程度,促进全融合教育的推行。

七、辐射带动全省学前融合教育发展

2019年昆明学院获得昆明市残联特殊儿童定点康复机构,2020年教育厅批准成立“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设在昆明学院,旨在辐射带动省内幼儿园推进学前融合教育。目前,昆明市西山区、盘龙区和昭通市等地区的一些幼儿园开始尝试招收特殊幼儿,运用“CRF教育康复模式”开展融合教育探索。2021年省教育厅拨款50万元资金专项予以支持,昆明学院将探索“医教协同”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模式,在幼儿园全融合背景下,与医学康复紧密合作,针对特殊儿童的认知、言语语言、运动、社会性交往、情绪行为控制等方面的功能恢复训练,以及在自闭症、发育迟缓、多重障碍等方面进一步探索研究学前融合教育个别化支持体系,形成系列研究成果,开发特殊幼儿学前融合教育评估、特殊儿童入学安置评估、家庭教育康复训练远程指导等系统工具。

昆明盘龙区培智学校为特教老师发展赋能

昆明市盘龙区培智学校是贯穿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中职中专的15年制培智类特殊教育学校,多年来建设打造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有力推进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一、建构师生共同成长的校本课程体系

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结合教师专业优势,建构“1+4+X”校本课程体系,创设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师生共同成长课程文化。“1”是指国家课程,统领学校课程体系;“4”是指4个教育康复整合课程,实施补偿教育;“X”是指潜能开发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着手摸清两个底数,一是学生发展需求底数,二是教师专业基础底数。在“4个教育康复整合课程”方面,学校通过对全校学生开展多领域精准评估,将教康课程定位为:孤独症教育康复、言语语言康复、动作康复、情绪与行为干预等4个课程。在“X”潜能开发课程方面,开设街舞、美工、古筝、书法、英语、桌面游戏、轮滑、滚球、茶艺和烹饪等课程。同时努力拓展教育外延,指导学生到社区举办艺术展演活动,将潜能开发与社区活动相融合。做到把学生需要的康复教育方向,作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把教师的专业优势和个人特长,作为发展学生潜能的力量。在师生共同发展中,建构师生共同成长的校本课程体系,创设具有盘龙特色的鲜明课程文化。

二、探索动态课程制、主辅式等教学模式

入学初期,学校对新生进行全方位评估,制定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实行“4+X”动态课程制。针对无康复需求的学生,直接进入潜能开发课程;针对有康复需求的学生,根据评估进入相应的教康整合课程。根据个体变化和阶段性发展需求,动态评估个别化课程,学生可由教康整合课程进入潜能开发课程。同时,在课程设置中,将教康整合课程下沉到学前和小学阶段,实施早期干预,帮助学生奠定基础。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大、多重残疾人数占比高的情况,在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中探索主辅式教学。主辅式教学重点放在课前准备,主教和辅助教师共同研究大纲、教材和学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探讨支持性策略,制订分层教学计划和目标,研究教学路径和方法,设计同一教学环节下的分层学习活动,明确不同的目标和任务。授课过程中努力做到教学流畅、任务清晰、配合密切,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发展,有针对地给予学生恰当的支持,落实个别化教育计划,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三、用“走出去+引进来”教研提升专业能力

由教学部门组织开展学段衔接、学科融合和校内外联合的多元教研,探索支持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长选择课程方向,自主组建课程研发团队。同时引入高校专家资源,支持课程研发和教师专业发展。聘请高校或省外特校教师作为导师,指导教师研究工作。近6年,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全国知名教授和特校校长走进学校指导工作。

2016年以来,坚持每年邀请全国知名特殊教育专家,面对全省和全国特教同仁开展“名家走进盘龙·盘龙区特殊教育研讨会”。学校将提前梳理好的问题和困惑提交给专家,专家们通过研讨会主旨报告等开展教育改革、课程建设和教师发展等指导。目前,学校在研课题中国家级合作课题1个、省级立项课题2个、市、区级课题多个,有效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

四、建立多梯度专项、评估反馈等培训机制

聚焦特殊教育发展的焦点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并形成长效机制。培训内容以“理想+信念”“梯度+专项”“培训+评估”为主,促进教研、科研、课堂教学、课程管理和学校管理五大版块的质量提升。其中,“梯度+专项”,用于满足不同需求的教师发展,开展“与学校发展目标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型教师团队”等多种专项培训;“培训+评估”,要求教师巩固所学、强化应用,教科室定期下沉教学检查,及时纠正错误和偏差,同时坚持从教师、学生、课堂、家校的多维度信息反馈,全面评估培训效益,促进培训质量的持续提升。

五、以点带面辐射推动区域特教发展

盘龙区是2003—2004年教育部在全国首选的100个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实验区。2016年,盘龙区政府和教育体育局精心架构了“一个中心、一所特教学校、五个资源教室”的发展格局。其中,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设立在盘龙区培智学校,承担全区特殊教育的科研、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教育评估、师资培训和家长咨询等工作;五个资源教室,分别布局在盘龙辖区的不同区域,覆盖省级示范校、农村学校和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相对集中的盘龙小学滨江校区、新迎一小、新迎三小、滇源二小和阿子营大竹园小学。

学校作为盘龙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充分发挥统筹指导作用。采用“一人一点”或“一人两点”方式让学校教师承包对应到1—2所普通学校,负责该校随班就读的巡回指导和辖区内重残学生的送教上门教学工作。持续跟进随班就读学生和送教上门学生,协助制订个别化教学计划并督促落实情况,指导长短期目标制订,开展学校教学主管和资源教师培训,促进盘龙区融合教育全面发展。

在学前教育阶段,学校附属幼儿园与昆明市第十幼儿园、盘龙区新迎第三幼儿园、盘龙区融和昆明湖幼儿园、昆明市东华幼儿园以及盘龙区苏园幼儿园等多家幼儿园联合开展学前融合教育活动,以正向融合和反向融合两种方式建立合作共同体。2018年,支持1名唐氏幼儿到普通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2019年,支持2名自闭症幼儿到普通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2020年、2021年分别支持2名自闭症幼儿参与普通幼儿园融合。近年来为盘龙辖区多名普通幼儿园的特需儿童提供评估、个训教学以及师资培训等,形成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持保障,探索出具有盘龙区特色的学前融合教育模式。

在义务教育阶段,为推进中学随班就读工作,联合区教体局特教专干、3名中学教学主管共同开展市级科研课题《融合教育背景下初中随班就读学生管理策略研究》,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向纵深发展。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183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