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株洲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改革创新,以督学责任区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发挥责任督学“就近、就便”“抓早、抓小”的优势,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教育督导版。
深化改革,构建督导规范提质运行新机制。株洲市现有督学责任区47个,专兼职督学350名,挂牌612所中小学和703所幼儿园,实现挂牌督导全覆盖,基本建立起市、县、责任区、学校督导室“四位一体”的督学网络体系。充分发挥责任督学深入基层、联系广泛的优势,紧紧围绕教育中心工作设计督导主题,使挂牌督导的工作目标、内容和结果的运用,与区域教育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无缝对接,赋予督导工作新内涵,构建教育行政、教育督导和学校管理同频共振的新格局。一是统筹督导内容。精选督导内容,做实规定动作、做活自选动作,做到月月有主题、事事有清单。每一次督导前,邀请相关业务科室共同研发督导工具,精准把握评估标准。如芦淞区各督学责任区根据片区学校的实际情况,把握要点、突出难点,确定每个月随访督导需实现的目标和主题;针对所挂牌学校“青年教师和新入职教师比例偏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这一普遍性问题,2023年城区小学片督学责任区与局教师股等相关股室一起开展“教师专业发展”主题督导,并向学校提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督导报告。二是规范督导流程。各督学责任区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做到督前有方案、督中有记录、督后有反馈,形成“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整改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的工作闭环。与此同时,抓实学校内部督导制度,实现校外校内督导“双管齐下”,有力促进了学校规范发展、特色发展。如天元区成立校外培训机构责任区,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常规督导,重点督导安全管理、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收费监管,确保“双减”落实落地。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在全市统一启用互联互通的教育督导小程序,建成可视化全市教育督导大数据平台。该小程序包括专项督导、随访督导、学校督导、督导反馈、大数据分析、优质均衡、问卷调查等7大核心板块,责任督学在入校督导时通过手机小程序,实时记录督导过程中的图文视频资料,自动生成督导报告和问题清单,即时反馈给学校,学校的整改情况也可通过小程序上传。
夯实根本,推动督学队伍能力新提升。突出队伍建设这一根本,打造“人员构成多样化、年龄结构合理化、专业学科互补化、工作关系协同化”的精干高效团队。一是严格遴选。各县市区督导部门按照督学责任区建设标准指引,严把入口关,选聘讲政治、懂教育、敢担当、综合能力强的同志担任责任督学。每个责任区至少配备一名专职督学。如石峰区选聘督学时,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制度,三年一大聘,每年一小聘,按规定程序进行公开选聘。芦淞区在督学配备上突出“三必三要”,必须是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素养要高;必须从在职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教研人员中遴选,管理经验要丰富;必须乐于精于督导工作,督导业务要专。二是严格培训。安排督学培训专项经费,建立分层分类的督学研培制度,开展岗前培训、专题培训、网络信息技术培训等,并将法律、调解等知识纳入培训内容,突出专业化要求。如2024年株洲市教育局举办“骨干督学专业素养高级研修班”,围绕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质量监测、教育督导工作创新等主题进行研讨。荷塘区2024年举办“责任督学专业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包括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学校高效督导体系以及如何撰写高质量督导报告等培训内容。三是严格管理。印发督学聘任与管理办法,明确督学的职责和权利,对督学实行年度工作考核和任期考评,每年对挂牌督导工作成效显著、表现突出的责任督学在全市进行通报表扬。建立督学退出机制,对经考核不合格的,及时予以调整或解聘。如石峰区对不履行督学职责,连续2次不能参加督导工作或不能完成任务的予以解聘。
源头治理,打造问题在基层化解新模式。一是“预”字为先,化解热点难点。充分发挥督学责任区、学校督导室“就近就便、抓早抓小”的优势,通过责任督学常规督导和学校内部督导,提前介入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和教育活动,将关口前置,做到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及时消除各类问题隐患,避免矛盾问题升级扩大。2023年上学期,茶陵县第二督学责任区督学到秩堂中学开展常规督导,在对校园进行巡视时,发现左侧围墙近15米有向外倾斜迹象,该围墙外面靠居民房屋处墙脚有近10米已被雨水淘空,随时有倒塌的可能,责任区和学校立即向县教育局基建部门报告,及时把该段围墙拆除并维修重建,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二是“治”字为本,深化学校治理。各督学责任区始终围绕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育质量等重点热点问题,持续展现督导的专业作为。如教育部将“双减”列为督导“一号工程”以来,市、县、督学责任区三级联动,主题化实施、片区化运作、分阶段推进,每月主题督导必督“双减”或“五项管理”。2024年累计发现并指出问题325个,发出督导意见书125份,帮助指导学校推进“五育并举”、规范办学行为。三是“联”字为要,形成发展合力。各督学责任区架起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连心桥”,协调多方力量,开展专项督导,推动督导信息共享、督导结果共用、督导整改共促,从而形成强大合力。如醴陵市教育督导中心联合公安、民政、市场管理等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专项督查,对无证无照办学机构下发停业、取缔通知书,对违反政策经营的证照齐全培训机构下达整改通知书,对整改不力的培训机构进行问责约谈,并利用黑白名单进行通报;在2024年中小学校食堂问题专项整治中,该市通过督学责任区,大力推动全市电子视频食品监管云平台和“互联网+明厨亮灶”等信息化手段建设,各学校均做到了食材从采购、分拣、质量检测、配送和烹饪制作的全过程视频监管。
株洲市通过充分发挥督学责任区作用,积极打造教育督导版的“枫桥经验”,对有效预防和化解教育领域各类矛盾、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起到了积极作用。2024年全市教育投诉比2023年减少2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