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学院:构建“党建+”模式 推动“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郑州商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锚定“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目标,构建“政治领航铸魂、课程创新赋能、党建业务协同、育人实践工作”的四位一体工作体系,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党建+组织学习”,锚定政治领航铸魂实效


  为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学校建立了由“党委领学+支部联学+党员践学”的三级联动学习体系,多措并举、协同发力,全力筑牢思政教育的政治根基,确保党的创新理论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持续增强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实效。

  党委领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龙头作用,通过定期开展集体学习,将党委委员、支部书记等关键群体纳入学习范畴,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为全校思政课教师树立学习标杆,引领全校思政教育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稳步前行。

  支部联学,强化基层组织功能。各教师党支部紧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等重大主题,积极开展联学共建与专题研讨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党员践学,推动理论落地生根。持续深化“1+1+N”理论学习模式,充分发挥领导带头学的示范作用,引导思政课教师积极开展个人自学,同时通过集体学习、专家辅导、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同时,鼓励教师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学生思想引领的全过程,切实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党建+思政教育”,锚定课程创新赋能大格局


  扎实推进党建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人才培养筑牢思想根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党建为引擎,构建红色基因驱动的立体化课程体系。选优配强“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发挥其在课程设计中的政治引领作用,确保课程内容与党的教育方针同频共振。通过创新“理论+场景”双轨教学模式,构建“课前十分钟学生上讲台”微课堂品牌,由党员教师指导学生挖掘开发红色资源;依托“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组织师生深入开展情景教学,形成“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思想根基”特色育人工程。

  以党建为纽带,打造沉浸式思政教育红色矩阵。“真理之光”思政教育体验中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通过“理论溯源”板块展示党的理论发展脉络,在“场景浸润”环节融入红色精神内核,以“实践淬炼”引导学生践行初心使命,形成了“党旗领航、真理铸魂”的特色育人品牌。

  以党建为支撑,构建全员育人大思政格局。组建“党员骨干教师宣讲团”,通过“专题讲授+情景模拟+案例研讨”三维教学模式,面向发展对象、积极分子、学生骨干、理论社团等群体开展培训,深入社区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形成了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新格局。

  “党建+教学科研”,锚定党建业务协同发展


  以“党建+业务”双促机制,积极构建“教研协同—赛创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育高地。

  教研协同方面。发挥银龄教师带动作用,将其纳入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构建起“传帮带·育新人”的可持续师资培养机制。党员教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教学示范赋能、科研领航赋能,引领青年教师站稳讲台、钻研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推动学校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实践育人维度。坚持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确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育人”目标,组织师生党员围绕相关主题研讨,激发教师、学生参赛使命感。近年来,助力师生斩获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字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金融创新大赛、河南省大思政微课(微视频)、河南省高校辅导素质能力大赛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推动了党建与育人互促互融,实现“党建赋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育人成效。

  “党建+社会服务”,锚定育人实践工作价值


  深入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将思政元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组织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组织“雷锋月”“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专业所长、实践锻炼、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让学校更好地服务社会。

(郑州商学院 供稿)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3209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