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省会城市,南京教育督导工作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初步探索形成了“制度先行、流程再造、保障到位”的南京模式,实践有法可依,流程科学严谨,督导成效显著。2020年初全市域创成全国或江苏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
制度先行,筑牢教育督导的基础。2019年,经省人大批准,《南京市教育督导条例》正式施行,为全市建立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提供法律依据。2020年,率先全省研制出台《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工作规则》,健全教育督导委员会工作规程,建立沟通联络机制。至此,全市基本形成了市政府领导,市委市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单位)统一协调、分工负责、齐抓共管、运行规范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机制。同年,出台《南京市兼职督学聘任管理办法》,建立责任督学管理制度。
流程再造,规范教育督导的实施。聚焦督导流程,再造“标准—考核—跟踪—整改”程序,提高工作实效。相继推行“印刷一本工作手册,出台一份规范文件,研制一套规范量表”的“三个一”举措,优化操作标准,提升挂牌督导工作的可操作性与规范化水平。市区两级教育督导机构对责任督学进行季度、半年或年度考核,邀请第三方机构,对责任督学经常性督导工作开展满意度调查,起草《南京市教育督导工作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评选办法》,定期表彰先进,示范引领。注重跟踪诊断,要求责任督学做到“及时沟通交流、及时诊断问题、及时推广经验”,提升挂牌督导工作实效。加强问题整改,在组织专项督导和市对区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评过程中,坚持做到“带着线索去、盯着问题查、整改要到位”,形成问题整改的工作闭环。
保障到位,提升教育督导的成效。队伍建设保障到位,通过加强督学培训,汲取兄弟城市经验。近年来,相继在南京大学等开展全市责任督学培训近1000人次。组织各区教育督导室负责人、责任督学约150人次,赴北京等地专题考察学习。提供科学研究平台,2019年起在《南京教育》开辟“教育督导”专栏,定期刊发64篇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优秀稿件。工作经费保障到位,2020年出台《南京市教育督导人员参与督导评估工作有关费用管理使用办法》,明确将挂牌督导等相关费用纳入财政经费保障,并明确了责任督学的劳务费发放标准,保障挂牌督导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部门合作保障到位,打通部门之间的壁垒,市区教育督导机构互动,教育行政部门定期会办,职能部门联动督办,形成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