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奎文区:实施督学职级制管理,赋能督学队伍专业化
近年来,奎文区不断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以创新督学聘用、管理和保障机制为抓手,先行先试督学职级制管理,通过科学设置职级、规范职级评定、严格考核管理、落实督学待遇四个方面,构建职级管理体系,打造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督学队伍,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鲁东大学:实施“五大行动”,画好高校统战工作同心圆
近年来,鲁东大学党委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坚持党建引领、统战聚能,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找准党委所急、师生所盼、统战成员所能的结合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所长、服务所需,切实提高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为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凝心聚力、赋能增效。
东营职业学院:探索实施石化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
东营职业学院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聚焦教学过程、学习过程、考核过程三个维度同步推进,实施教学团队结构化、课程体系模块化、课堂教学高效化、考核评价过程化四项举措,“备讲学训考”五环节融合,探索出“三维推进、四措并举、五环融合”的模块化教学模式,系统构建化工和安全深度交融的教学体系,形成高素质化工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和实施路径。
广西日报:广西实施2023年高校毕业生“留桂就业计划”
近日,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自治区教育厅、共青团广西区委印发《2023年广西高校毕业生“留桂就业计划”工作方案》,统筹实施6项重点服务行动,全力以赴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招远市:聚力教育强镇筑基,创新探索实施路径
近年来,烟台招远市本着“顶层规划、全域一体”的总体思路,通过创新机制、精准发力,统筹推进强镇筑基工作高位高质发展,有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我市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
4 月 24 日,我市召开“十项行动”见行见效主题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我市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制定《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方案》,明确 10 个方面 33 项工作任务,主要解决人才引领驱动、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体制机制贯通融合等 4 个方面的问题。
定向导航,推动四川“国培计划”项目精准实施 ——教育部专家工作组线上视导调研我省2022年度 “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项目实施情况
按照《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开展 2022 年 “ 国培计划 ” 中西部骨干项目视导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为深入了解中西部省份 2022 年 “ 国培计划 ” 的实施情况 , 全面推进精准培训和提质增效, 4 月 19 日下午, 以 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 黄佑生为组长的教育部视导调研 专家工作组一行 4 人,采取线上方式, 对我省 2022 年 “ 国培计划 ” 中西部骨干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远程视导调研 。 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基教处、民教处、体卫艺处、省教科院、省评估院、省教师发展中心、省国资装备中心、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等相关处室(单位) 负责同志 ,部分市(州)、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县 ( 区 ) 教师发展机构、承训院校(机构) 负责师训工作的参会代表共计 50 余人,在教育厅机关六楼会议室集中参加了线上视导会议。
济南市:创新实施“泉融和”特殊教育品牌
济南市创造性地利用济南“泉家文化”,首创“泉融和”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品牌,通过课程融合,医教结合,家校社联合等,大力发展特殊教育融合教育,更好满足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康复需求。目前,全市现有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13所,教职工614人,小学、初中、高中、职专阶段在校生共计4053人,其中特教学校就读1251人,送教上门830人,1972名残疾儿童少年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泰安市:探索实施思政教育“首课负责制”
泰安市创新推出思政教育“首课负责制”,即每天担任第1节课的任课教师,不分学科,都要承担起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利用每天第1节课的前5分钟时间,结合重大时事、社会热点、教学内容等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学生集中进行思政教育,回应学生成长困惑与需求,构建起了“人人讲、科科讲、天天讲”滴灌式、润心田、培根铸魂的思政教育格局。
钱塘区实施中小学生“舒心躺睡”计划
近日,杭州市钱塘区2023年度十项民生实事公布,学生健康项目继续榜上有名。继去年“亮眼行动”后,钱塘区把重点投向“午睡计划”:新的一年,钱塘区将让全区44所中小学的5.7万名学生实现午休“舒心躺睡”,同时开展儿童青少年正脊行动,全覆盖筛查义务教育段学生5.7万名。
2023年我省教育系统将组织实施这十二个专项行动计划
从河北省教育工作会议获悉,2023年,河北省将围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河北教育场景,推动建立部省会商战略合作机制,组织实施十二个专项行动计划,持续提升河北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加快教育强省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