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三位一体”推进班墨文化育人工作
山东建筑大学立足齐鲁文化沃土,深入挖掘“班墨文化”的精神内涵,将工匠精神与科技创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构建教育体系、创新实践平台、营造立体文化生态等多项举措,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育人之路。
山东职业学院:“五协同”推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山东职业学院坚持“五协同”,对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推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全场域提升育人成效,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青岛大学:“双思课堂”助力新文科人才培养
近年来,青岛大学积极推广“双思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以“课程思政+思维教育”为核心理念,积极发挥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作用,探索新文科人才培养新路径,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德州学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
德州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课程建设+实践育人+传承创新”的传统文化育人体系,通过“三个途径”,实施“三个结合”,建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的闭环育人机制,有效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效。
【中国教育报】山东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近日,山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推进会,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的意见》。在会后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浩介绍,山东省教育厅将主动融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从提升高等教育能级、厚植科技创新沃土,聚焦关键紧缺领域、强化创新人才供给,提升科技攻关效能、畅通成果转化渠道等方面,切实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积极助力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中国教育报】山东日照:多维融合赋能“托幼共育”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孔庆志 刘娜)“市财政根据实际送托月数,按照二孩、三孩每人每月分别不低于300元、600元的标准发放育儿补贴,给我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优惠。”近日,山东省日照市市直机关幼儿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有了托育补助和单位报销,上托班基本不用自己花钱了。”
【中国教育报】应对学龄人口排浪式波动 青岛建教育设施“双向动态”布局机制
本报讯(记者 刘淼)记者从3月31日举行的2025年青岛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招生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青岛市小学在校生规模将达到最高峰,为应对学龄人口排浪式波动,青岛市立足城市更新发展与学龄人口排浪式波动趋势,加快建立纵向衔接各学段入学波动周期、横向结合城市更新发展需求的教育设施“双向动态”布局机制,购买民办普通高中学位,扶持优质民办高中发展。
【人民日报】各地中小学改进体育教育 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关注青少年体育)
让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关爱师生身心健康”等内容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引发广泛关注。
【光明日报】山东:精心谋划重实效 一体推进学查改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连日来,山东各地各部门单位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结合中心工作,精心研究谋划,推动学习教育有序有效开展。
【中国教育报】融合教育,点亮儿童未来——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学前融合教育纪实
“现在孩子终于能主动交朋友了,还会表达需求了,我们全家都看到了希望!”近日,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特殊教育实验幼儿园家园交流会上,特需儿童笑笑(化名)的家长刘芩(化名)激动得几度哽咽。
【农民日报】山东:高标准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近日,记者从山东省教育厅了解到,2021年,教育部支持山东开展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建设试点,山东近年来以此为契机,不断强化措施、改革创新,城乡教育均等化步伐全面加快,乡村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多重成效。
山东财经大学:“六个强化”,打造教师队伍新格局
近年来,山东财经大学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培育弘扬高尚师德,创新并健全“六个强化”的工作体制机制,逐步构建起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相互促进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
济宁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深耕文化“两创”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十周年。济宁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文化润校,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第二次党代会重点任务,制定《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立足区域文化优势,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山东中医药大学:“四棒”接力,筑牢新生心理健康防线
今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又迎来了4306名大一新生,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转变,有效预防适应性和发展性心理问题,学校站在“培育时代新人”的高度,力求扣好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粒扣子”,四棒接力,层层递进,着力培育心身健康、人格健全、朝气蓬勃、富有梦想的新时代大学生。
枣庄职业学院:打造“四心育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枣庄职业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把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放在重要位置,从知识教育、预防干预、咨询服务、实践活动等方面,构建“四心育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协同合作、同心同行的全员、全过程心理健康教育。
寿光市:“三带三提”,赋能县域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
寿光市抢抓教育改革发展机遇,以“幼有优育”为突破口,在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对县域内学前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优质园所的带动作用,全面消除了区域、城乡、校际学前教育质量差异,构建了各类幼儿园抱团发展、同促共进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