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大(省科学院):实施“4451”星河计划 探索全员国防教育模式
近年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创新开展“4451”全员国防教育模式,即围绕“荣誉体系”“课程建设”“教育活动”“组织建设”四个维度,着重从机制创新、制度保障、文化融合、典型选树四方面实施“揭榜”“荣誉”“强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标准化”五项工程,全面实施国防教育“星河计划”。
我省认定634门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
11月23日,我省公布了2022年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结果,共634门课程入选。其中,中职课程107门、高职课程427门。加强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旨在适应教育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构建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培育、遴选、共享和持续更新机制,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育人方式、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的数字化重塑,构建更加多样、更具活力的职业教育生态,持续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省级优质在线精品课程将统一接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中国青年报】这个党支部成了三百名学生的科创“红娘”
“别小瞧这些学生,他们为我们打破了很多技术瓶颈,提出的操作方案非常实用。”提到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惟真之光”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的大学生,安居煤矿副总工程师于海峰竖起了大拇指。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三融合”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以职业本科教育试点为契机,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校企、产教、市校“三融合”,着力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教育链与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造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作出了有益探索。
【中国教育报】济南创建“全员育心、全心育人”品牌,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打通学生心理诊疗“绿色通道”
“我们在全市组建了一支由18名高校和医院专业人才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智库’专家队伍,一支由4205名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等组成的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11月15日,山东省济南市医教结合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促进中心揭牌成立,济南市教育局思想政治处处长王翔宇介绍,“这一中心的成立,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准的医教结合心理健康诊疗服务。”
青岛理工大学:聚焦产教融合 构建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青岛理工大学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重大需求,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健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创新与育人”互联互通的产教融合机制,从五个维度精准破题,提升学校育人体系整体效能。
滨州医学院:“12345”体系化推进 织密大学生心理健康网
守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滨州医学院在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科学化建设过程中,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创新实践探索,形成1“念”、2“式”、3“+”、4“维”、5“位”的“12345”具有医学特色的心理育人体系,全员、全程、全方位密织大学生心理健康网,当好大学生“心灵守门人”。
曲阜师范大学:深栽栖凤梧桐 聚力“人才强校”
曲阜师范大学在办学治校工作中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充分发挥党委谋篇布局、统筹全局的核心作用,科学制定“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优化引育机制、筑好发展平台、改革评价体系、创新人才工程、强化服务保障,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打造了一支站得住讲台、出得了成果、守得住师魂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8金!我省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佳绩
11月10日至13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线上举行。本届大赛共有108个国家和地区4554所院校1450万余人报名参赛,参赛项目达340余万个。我省高校参赛项目共斩获18项金奖。金奖项目总数较上一年度增长近40%,创历史新高。部属高校发力明显,山东大学共获得4项金奖,为历届最高;中国海洋大学实现金奖项目突破。省属高校表现“亮眼”,山东农业大学共获得4项金奖,其中两个项目位列小组第一位,金奖总数并列全国高校第12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壹康牛宝——体外培育牛黄中药材产业化破局者”项目入围全国三十强赛;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协和学院连续两届比赛斩获金奖。职业院校、成人高校多点开花,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开放大学青岛分部推荐项目均为首次获得金奖。
昌乐县:创新“3441”家校社共育机制打造县域教育新生态
近年来,潍坊市昌乐县高度重视家校社共育工作,把家校社共育作为改善县域教育生态的突破口,通过健全三个体系、建立四支队伍、开展四大活动、实施家长驿站建设工程,赋能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助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该县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市前列,教育工作群众满意度连续四年位列全省前八名。
济宁医学院:发挥共青团“五育人”作用 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青年强,则国家强。近年来,济宁医学院团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新要求和青年学生的新特点,充分发挥共青团“五育人”作用,与人才培养工作同频共振,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省教科院召开“元宇宙与教育变革”主题研讨会
11月19号山东省教科院召开了“理念·技术·行动:元宇宙与教育变革”主题研讨会,来自北京、浙江、四川、山东等省市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教育实践工作者齐聚云端,围绕“元宇宙与教育变革”话题开展系统性对话,以科学认识和应对元宇宙给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山东省教育厅直属机关举办2022年“爱心一日捐”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入推动厅直属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根据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等部门统一部署,11月18日,山东省教育厅直属机关举办2022年“爱心一日捐”活动,为全省教育公益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引进来走出去” 打造“山科职教”国际化品牌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快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中国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办分支企业,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围绕境外优质资源“引进来”、服务优质产能“走出去”、国际影响力“再提升”三部曲,不断加强国际化办学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使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逐步形成高职教育“山科模式”,打造走向世界的“山科职教”国际化品牌。
济宁市:“三大服务” 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济宁市教育局不断强化措施、开拓创新,积极推动2022年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配合实施城乡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筑基行动”,引导高校师范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不断增强就业服务质量,在全市范围内推出“三大服务”,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