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聚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近年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秉持“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理念,通过搭平台、建机制、聚合力,坚持职继协同、校地共建,以“职业教育融入社区治理、老年教育赋能提质、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三项建设任务为切入点,精心打造“学习家”社区教育、“银龄乐学”老年教育、“技能提升”职工教育三个特色品牌,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新生态。
全省职业教育海外“班·墨学院”建设工作交流活动举行
5月16日,全省职业教育海外“班·墨学院”建设工作交流活动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举行。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副院长陈润云,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鹏以及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省商务厅有关同志出席活动。
我省职业院校与“走出去”企业开展座谈对接
5月16日,省教育厅联合商务厅、省国资委组织山东省职业院校与“走出去”企业座谈对接。12家省属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代表以及10所职业院校负责同志参加,活动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举行。
山东省2025年学前教育宣传月集中宣讲活动在枣庄市召开
为深入贯彻第十四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相关要求,5月20日,2025年山东省学前教育宣传月集中宣讲暨“学法·善育·共行”专题研讨活动在枣庄市举办,此次主题为“学前有法 善育有规”。
山东艺术学院:“三个锚定”助推学校合作发展提质增效
山东艺术学院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发展空间,持续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凝聚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深化校地、校企、校际实质性合作,通过“改革”“项目”“责任”三个锚定,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工作方法,推动学校合作取得实在成效。
鲁东大学:“三个坚持”科技赋能盐碱地综合利用治理
鲁东大学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健全“领军人才+团队+项目”的科研组织模式,聚焦盐碱地重大理论前沿及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开展靶向攻关、重点培育,在重大科研项目、标志性成果、高能级创新平台等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及转化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国家、全省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了鲁大方案,贡献了鲁大力量。
山东科技大学:“四个着力”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山东科技大学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聚焦选拔配备、培养培训、发展成长、考核评价,以“四个着力”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首届山东省中小学科创教育大会在潍坊举行
为进一步推进山东省中小学科创教育发展,加强新时代学校及教师科学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5月17日-18日,首届山东省中小学科创教育大会在潍坊举行。
山东财经大学:“四个强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山东财经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要位置,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突出教育引导,严格师德考核,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入脑入心入行,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努力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泰山学院:校地协同聚合力 双向赋能促发展
近年来,泰山学院秉持“共建、共享、共赢、共融”理念,紧密贴合泰安市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聚焦学科主业、聚焦人才资源、聚焦创新体系的建设和融合,加速“政产学研”融合发展进程,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探索出一条“立足地方、面向产业、创新引领”的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之路。
德州学院:多措并举提升教师队伍能力
德州学院把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推动实施“教书育人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提升工程,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生机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菏泽职业学院: 扎实推进节水型校园建设
菏泽职业学院践行节水理念,围绕“制度建设”“设施优化”“宣传教育”三大核心,一体推进,形成合力,积极推动节水型校园建设,学校获评“山东省节水型高校”。
潍坊诸城市:创新家校协同育人机制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近年来,潍坊诸城市不断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着力构建“全员参与、全程联动、全域覆盖”的协同育人新格局,以良好教育生态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山东师范大学:多措并举构建阅读推广育人新矩阵
山东师范大学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以全方位、多层次举措构建阅读推广育人新矩阵,在提升师生素养、丰富文化生活、涵养学术氛围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图书馆获评“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