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构建“12345”融合式育人新模式

  近年来,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针对当前高职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启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2345”融合式教学新模式,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创新之路。

  聚焦“12345”模式,构建融合式教学新体系

  心理课堂教学是高校心理育人的主渠道,要发挥其积极作用,从根源上提升教育实效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教学改革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以塑造学生积极人格为核心,创新性提出“12345”融合式教学新模式,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素质养成”的全面升级。

  围绕1个中心:始终以“塑造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出发点,摒弃传统“问题导向”的教育思路,转向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与成长动力。

  实现2大融合:打破课堂与生活的界限,将心理知识融入日常实践;打通线上与线下渠道,通过云端课程、线下活动联动,让学习无处不在。

  衔接3个环节:构建“课前知识讲授—课中体验教学—课后专项训练”的闭环链条,课前通过微课引导自主学习,课中以情景模拟、团体辅导强化体验,课后依托训练营的实践任务巩固效果。

  设置4大成长模块:按照“自我适应—自我探索—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逻辑设计课程内容,从入学适应到职业规划,全面覆盖高职生成长关键节点。

  达成5项素质目标:通过系统学习,帮助学生培养积极情绪、专注当下体验、发展自我优势、建立积极关系、追寻人生意义,最终实现积极心理品质“五达标”。

  破解痛点难题,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针对当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学习浅层化”“内容脱离生活”等突出问题,该校在改革中提出针对性解决路径:一方面,运用深度学习理论,通过拉长学习周期、丰富学习形式(如线上讨论、线下实践、朋辈互助等),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另一方面,立足高职生特点重构课程内容,突出“实践性”与“个性化”,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加入不同主题的训练营,通过21天的持续训练,实现自我改变。

  教学改革实施三年多来,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现了“知识学习+心理体验+行为训练”的深度融合,不仅丰富了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模式,更能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项目启动后有上万名学生在课余进入不同的训练营进行训练,学到了调适技能,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更是在实践中培养了积极心态。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供稿)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3868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