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探索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全链式”启智润心网络

高密市坚持“学生第一”理念,聚焦“家校社协同育人”主线,突出耦合性、系统性,全域联动、重点突出,实施“润心工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专业教师队伍,丰富家校社共育活动,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全链式”启智润心网络,以“三抓三联三赋能”为抓手,提高学生、教师、家长三层面的家庭教育水平和心理健康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以“三抓”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抓专业队伍培养。以“润心工程”为抓手,规范建设中小学心理辅导室132个,配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286名,建立首席心理健康教师负责制,以韩庆芳“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为引领,带动形成“卓越型、优秀型、成长型”三级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立起一支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教师队伍。舍得“真金白银”,投入5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培训心理培训89场次;按照1:500的师生比,为每所学校至少设立1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并利用暑假进行系统全面培训,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充足师资保障和智力支持,目前,全市共培训316名家庭教育指导师。

二抓宣讲载体聚合。突出“青少年健康成长研究中心”引领作用,成立21名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专家组成的“润心工程”专家报告团和81名家庭教育指导师组成的“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针对家庭教育理念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科普等分学段分城乡不断研讨宣讲主题,以《你是孩子的起跑线》《与青春共成长》等为题,不间断进社区、村居、学校进行广泛巡讲,2021年至今,达230余场,让科学家庭教育观念深入人心。

三抓知名专家引领。聚焦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薄弱环节、存在问题,用专家的力量撬动、提升教师心理专业发展、家长家庭教育能力提升。聘请吴瑞华、詹大年、郑立平、陈宗国、孔屏、宋冰冰等省内外知名心理和家庭教育专家助力家长节、班主任节等系列活动,深入中小学作报告23场次,为家长讲授孩子成长中关注的重点问题,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帮助家长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树立科学育儿观念。报告通过现场报告+线上直播的方式,受益家长达13.8万余人。

以“三联”行动推进全环境育人

一是家校社共育节日联动。将五月份设为“国际家庭教育宣传周”,十月份设立“家长节”,利用家长会、校长有约、家长讲课等多种形式让14万名家长走进校园,推介《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家庭教育新理念,共商孩子成长大计。同时邀请家长和社会各界参加“入学礼”“毕业礼”“青春礼”“成人礼”主题仪式活动,2652场次,唤醒家长、社会对学习、生命、成长的思考,同时激发学生肩负起对自己未来、家庭、社会的责任。

二是家校社共育部门联动。与宣传部、文明办、融媒体中心等共同打造家长学校“润心成长”课堂,根据各学段家庭教育重点难点,确定主题,直播家长学校“润心成长课堂”讲座5期,听众高达36.6万人次,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子指导;与市关工委组建“牵手同连心 传承好家风”关爱宣讲团,与市纪委监委、市妇联联合举办“润德联心”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公益巡讲活动,深入学校、社区、农村、企业、机关等开展宣讲活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

三是家校社共育资源联动。在宝德书院、东浦荷香书院等公益场所设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和家庭教育辅导站,关爱留守儿童,提供读书剪纸乐器等多彩课程和文体活动,为家长提供家长沙龙和读书会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设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基地,将撤并后的近郊农村学校设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基地,成立“家长育儿俱乐部”,组织开展亲子研学活动,营造和谐愉悦的家庭氛围,在亲子游戏、亲子劳动、亲子美食制作中进行专家点评、育儿分享等,促进家庭教育理念更新。

以“三赋能”进行全员心理关爱

一是为学生成长“心理赋能”。在全市设置班级心理健康委员3556名,担任学生心理健康的“观察哨”“预警员”。开展“寻找小确幸,赋能心成长”复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充满我的能量瓶”“心理赋能十个一”等行动,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激发活力。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通过心理漫画绘画大赛、心理绘本赏析、团体心理游戏等培育学生健康心态和积极心理品质。引导学校树立“大心理 大健康”理念,充分挖掘心理健康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融合,实现对学生成长的心理赋能。

二是为教师成长“心理赋能”。指导全市学校实施“学生安心、教师暖心,家长放心”心理关爱行动,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压力疏导,为教师提供心理讲座、团体心理拓展等,设立教师成长活动坊等,开展沙盘游戏等实用操作技能培训,在疗愈教师身心的同时,提高心理辅导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开展“润心工程”主题班会展评活动,调动班主任学习心理学、将心理学应用到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行动热潮,提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行动。

三是为家长成长“心理赋能”。通过公众号、班级群推送文章、视频等进行心理知识科普,通过“家长沙龙”等为亲子严重冲突、育子焦虑等的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辅导,指导家长了解孩子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引导家长将注意力从关注成绩转移到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上。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470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