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聚力打造“家校社共育与家长教育”新高地
近日,第六届中国家长大会回归山东滨州并成功举办,引得全国家长和教育专家瞩目。作为“家校社共育优秀实践区”,滨州市在家校社共育和家长教育领域率先发力、持续深耕、融合创新,为全省乃至全国家庭教育工作蹚出了路子、贡献了智慧,依托中国家长大会的高端平台,聚力打造“家校社共育与家长教育”新高地。
青岛科技大学:下好“四个功夫”,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青岛科技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组织领导、课程建设、以赛促创和创业实践等四个方面下好功夫,努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并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
青州市:以数字化转型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潍坊青州市多举措加快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成全省首家互联网学校,投入使用高标准教育大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学习体验中心,获批全国“跨区域同步教学应用”试点市、山东省教育智慧示范区。
滨州医学院:打好“组合拳”,赋能教师教学创新
近年来,滨州医学院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和省教育厅关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等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本科教育改革发展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为重点,着力健全教学运行机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以赛促教提升团队水平,打好机制激励、课堂教改、以赛促教“组合拳”,不断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助力赋能。
山东中医药大学:“四个一”深耕志愿服务培塑时代新人
近年来,山东中医药大学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己任,立足中医药特色优势,聚焦“一盘棋、一旋律、一队伍、一融合”四个“一”,拓展青年社会参与渠道,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弘扬志愿精神、建功新时代、逐梦绽芳华。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落实“高端、特色、开放”办学理念,培养“双碳”应用型人才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聚焦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行业转型升级重大需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落实学校“高端、特色、开放”的办学理念,在黄河三角洲全力打造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新引擎,建设“双碳”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临朐县:以职教“技动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临朐县始终把职教改革作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招”,聚焦产业发展,深耕学生成长、产教融合、职教服务三个领域,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抓手,搭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提升学生技能培育实践效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性做法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人民日报》等媒体宣传推介。
潍坊学院:“四点发力”,助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潍坊学院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三个走在前”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的总要求,坚定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在对接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展现作为、作出贡献,制定《潍坊学院服务和融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助推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四个突出”,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坚决贯彻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开展与校(院)的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机制”引德、“教培”养德、“实践”立德、“典范”润德,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
齐鲁师范学院:“五维”发力打造美育品牌
美育工作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育才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齐鲁师范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贯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把美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艺育德,以美培元,以美育促发展,促改革,增强“三全育人”实效,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美育品牌。
齐鲁工业大学:“四力”并举,助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教融合以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坚持教育与科技双轮驱动,持续推进“教学、科研、转化、实践”四位一体发展,从政策激励、资金支持、平台建设、科技引领等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工作,不断提升基础研究能力与水平,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
齐鲁理工学院:校政企协同构建“五五五”双创工作新模式
齐鲁理工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决策部署,充分整合利用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完成了“校政企”协同参与的“五五五”双创工作模式,先后建成“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双创示范基地”“首批山东省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雏凤’巢”等,取得显著双创建设发展成效。
高密市:构建全链条心理服务体系,合力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近年来,高密市聚焦全环境立德树人主线,坚持“学生第一”理念,着眼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突出耦合性、系统性,全域联动、重点突出,实施推进“润心工程”,构建起多层次、全流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受益学生达 14 万人。
临沂大学: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升心理育人成效
临沂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切实加强学校、医院、家庭等多方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升心理育人工作实效。
济南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济南市教育局积极探索推进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新机制和新力量,以“一项指导意见、两支队伍、三个平台”为基本路径,通过“发展、预防、干预”三级学生心理健康联动机制,形成“心理基础建设标准化、工作队伍发展专业化、心理课程开设精品化、咨询支持服务常态化、心理危机干预精准化、服务模式多元化”的工作格局,创建了“全员育心,全心育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