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对接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和电力行业人才需求,创新将毕业季作为思政教育关键载体和育人成效检验平台。学校系统化实施“韶华四序·辰光启新”毕业季主题育人工程,通过构建“理想信念铸魂、工匠精神塑形、雁园情怀暖心”三维育人模式,将离校仪式转化为价值引领、能力锻造、情感浸润的生动课堂,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和终身发展赋能。
聚焦价值引领,实施“铸魂”工程,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学校坚持将思想引领贯穿毕业教育全过程,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上好“廉洁从业”必修课,筑牢职业底线。在文明离校动员暨廉洁从业教育大会上,组织毕业生开展“廉洁从业宣誓”活动,在庄严仪式中,毕业生郑重承诺“恪守职业道德,永葆清正本色”。学校领导结合校训“严谨笃学,敬业乐群”,现场讲授职业准则“三要诀”:“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以德润身,以文化人”“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为毕业生扣紧职场“第一粒扣子”。
深化“爱国荣校”大讨论,厚植家国情怀。精心设计“循光砺新 共启星程”学校领导与毕业生代表深度对话机制。通过“一书三问”(赠阅《为什么是中国》,围绕“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引导毕业生深刻认知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配套“校史溯源”环节,组织参观校史馆,重温电力先辈“光明使者”事迹,有效激发投身强国伟业、传承行业薪火的责任感。此机制实现了思想引领与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签订“未来之约”承诺书,锚定长远志向。创新推出“典藏十年·致未来的自己”活动。毕业生代表与学校领导共同书写《致十年后的自己》信件,封存于特制“时光胶囊”,约定十年后启封。
立足行业特色,深化“塑形”工程,锻造能工巧匠硬本领
紧扣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在毕业季强化专业认同与工匠精神传承。
打造“浸润式”最后一课,升华专业认同。毕业典礼突破传统形式,精心设计“启程门”穿越、成长印记视频展播《世界赠予我的》雁园版、行业誓言合诵“三位一体”沉浸式环节。学校领导以“舵·本·钙”三字箴言点睛寄语:把稳“信仰之舵”(融入复兴)、锻造“立身之本”(勇攀高峰)、涵养“精神之钙”(恪守正道),精准诠释电力工匠成长路径,有力强化了毕业生对专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发出“行业报国”最强音,激扬奋斗豪情。毕业离校之际,组织全体毕业生庄严合诵行业报国誓言:“守护万家灯火!赋能绿色转型!锻造工业脊梁!畅通万物智联!链动全球脉搏!”并齐呼“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以工匠精神为魂……”。此举将宏大叙事具象为行业行动,将个人职业理想与国家能源战略紧密结合,极大激发了毕业生技能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凝练“专业印记”新载体,传承工匠精神。设计发布蕴含校园文化、专业特色和成长记忆的专属毕业纪念品:“雁园四季徽章”(四季景致+校训,铭记求知岁月)、“2025毕业纪念衫”(线条勾勒年份+电力地标元素,象征专业身份)。纪念品成为连接母校与学子的情感纽带和专业精神的有形传承载体。
突出情感浸润,做实“暖心”工程,培育感恩反哺赤子心
注重以情化人、以文化人,营造温馨和谐氛围,深化爱校荣校情感,倡导文明离校风尚。
实施“感恩反哺”行动,礼赞育人共同体。组织毕业生代表开展“致敬青春守望者”感恩行,向教师、辅导员、行政教辅、保安、宿管等群体献花,营造尊师重教、感恩奉献的校园文化。
搭建“情感共鸣”平台,珍藏雁园记忆。策划举办“声动韶华”师生共融毕业歌会,学生唱响青春旋律,教师献唱祝福金曲,双向情感互动营造浓厚共鸣。倾力制作毕业纪念视频《世界赠予我的》(雁园版),成为引发强烈情感共鸣的“电子青春档案”。
倡导“文明有序”离校,传递母校温情。发布《文明离校倡议书》,号召“严守纪律、感恩进取、珍惜情谊”。配套实施“暖心送行”服务包:爱心送站专车、清凉解暑饮品、寓意吉祥礼物(“平安”苹果、“可乐”前程)。多措并举于细微处传递关怀,确保了离校工作安全、文明、有序。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供稿)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