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分类
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中学组篮球项目女子预赛山东队挺进决赛
9月6日至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中学组篮球项目女子预赛在辽宁省鞍山海城市举行。我省代表队以四战全胜的成绩夺得小组第一,挺进决赛。
山东省第26届“推普周”启动仪式在济宁举行
9月11日至9月17日是第2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推普周的主题是“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9月11日上午,山东省第26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济宁市兖州区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孙晓筠出席启动仪式并宣布山东省第26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正式启动。
山东师范大学:三位一体,构建“互助共享式”心理育人新模式
山东师范大学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依托“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教育工作网络,实现心理知识教育多元化、心理健康活动品牌化、心理咨询服务规范化、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化“四级四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放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资源开发上,注重全员参与、全过程关注、全方位实施,努力为大学生创建多重滋养发展的关系、背景和生态系统,形成朋辈互助、课程体验、活动共享三位一体“互助共享式”心理育人新模式,为学生健康成长发展赋能。
枣庄学院:弘扬志愿精神,1800余名师生接力援疆
“援疆支教是一场接力跑,要一棒接一棒、一棒紧一棒跑下去,每一棒都要跑出一个好成绩。”枣庄学院党委书记高峰在2023年秋季援疆实习支教出征仪式上说。这是2018年8月至今枣庄学院选派的第九批支教团。六年来,1800余名师生远赴喀什地区,接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教学,以实际行动弘扬了志愿精神,推进了文化润疆工作。
山东中医药大学:“四新”学科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单元,是大学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各项职能的核心载体,学科建设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聚焦新医科和高等医学教育要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遵循“大中医”思维,加快推进“一核两翼四交叉”学科建设规划,以一流中医药学科建设带动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
烟台汽车工程职院:切实提高“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水平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将网格化治理方式运用到学校公寓管理改革中,突出体现学生公寓管理的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形成具有院校特色的“三化四建两度”网格化治理模式,推动学校公寓育人更具针对性,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临沂市兰山区:“学讲践赛”,促进家庭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
近年来,临沂市兰山区教体局注重开发家庭教育系列化培训课程,构建“学讲践赛”的培养模式,实行“每月一主题、每周定任务”的培训形式,大力加强家庭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兰山特色的家校共育良好生态。兰山区家庭教育服务总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服务队。
山东工艺美院:“四个坚持”,扎实开展强师铸魂工作
近年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国家教育部门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在制度建设、教育学习、榜样引领、师德净化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先后涌现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省优秀教师等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志愿服务 领航先行”2023年山东省名师志愿服务活动出征仪式举办
9月9日上午,省教育厅举行“志愿服务 领航先行”2023年山东省名师志愿服务活动出征仪式。此项活动旨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擦亮山东教师志愿服务的品牌,发挥名师队伍示范引领作用。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志刚出席仪式并讲话,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文生主持仪式。
山东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开创新局面
今年是第39个教师节,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教师节,一年来,全省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推动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推出一系列强师惠师新举措,全省上下奋力推进、狠抓落实,广大教师躬耕教坛、踔厉奋发,社会各界尊师重教、优师惠师,聚势开创新局面。
齐鲁师范学院:擦亮“新师范”特色,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齐鲁师范学院围绕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面向产出的师范人才培养体系,擦亮“新师范”特色,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打造高质量发展战略新支点。
枣庄科技职院:念好“五字经”,聚力打造教师队伍“旗帜工程”
近年来,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关于职业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教师队伍视为立校之基、兴校之源、强校之本,坚持“一位好老师就是一个好专业”和“教学中心、育人核心”工作理念,突出职教特点,“引、聘、培、导、赛”并举,着力构筑与专业建设发展相衔接、与技术服务相配套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教师短缺、短视、短板的“三短”问题得到有效破解,“旗帜工程”更加靓丽。
诸城市:把好教育评价“方向盘”,激活质量提升“新引擎”
近年来,诸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紧抓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契机,在政府履职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方面,攻坚克难、持续发力,坚决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积极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山东外贸职院:多措并举,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将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紧密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战略需求,实施“54321”就业助推工程,力促毕业生到外向型企业和涉外高端服务领域就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输送了大量外经贸优秀人才。
鲁东大学:打通“三业” ,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近年来,鲁东大学面向产业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打造就业品牌工程,打通专业、产业、就业“三业”,强化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发展,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人才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