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充分发挥办学特色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近年来,烟台大学立足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两校援建和产教融合、校城融合办学特色,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持续提升服务国家需求能力,奋力开创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四提四聚四结合”探索三全育人“新场域”
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坚持“立足校内、服务社会,党建引领、把握关键”的原则,以志愿服务为把手,通过“知情意行”的有效运用,全面推行“四结合”工作法,即“课上+课下、学校+社区、1+N服务、队伍+达人”。精准对接社会需求,整合各方志愿服务力量,深入实施项目化、专业化、品牌化,精准开展志愿服务,进一步深化育人成效。
山东省第一届中小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大赛在潍坊举办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教基〔2019〕16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的意见》(鲁教办字〔2021〕2号)精神,进一步提升我省中小学教师实验教学水平,加强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8月19日至21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山东省教育发展服务中心承办、潍坊市教育局协办的山东省第一届中小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大赛在潍坊成功举办。
【新华社】这所职业院校5年承担17个国家级项目
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17个国家级项目,其中1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国家级教研教改项目。没错,职业院校也可以做科研,同样能做出成绩。”说起近些年来发展,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鑫底气十足。
青岛大学发动人才“引擎” 全方位助力健康强省建设
医学是青岛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临床医学入选省“双一流”建设工程“高峰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和口腔医学入选省“双高”建设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及培育学科,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等5个医学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位列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第12名。青岛大学充分发挥医学学科优势、附属医院优势以及理工医学科交叉优势,大力培育高水平医学领军人才,充分释放人才活力,在人才队伍培育、科技创新发展、平台建设、临床诊疗等方面重点发力,全方位助力山东健康强省建设。
山东交通学院“三促三化”国际化办学开新局
山东交通学院聚焦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交通学科专业优势,聚焦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抢抓机遇、创新实践,国际化办学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学校与顿河国立技术大学合作设立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首批聘任16位来自中俄两校博士研究生导师,开辟国际合作交流新局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四个强化”,助推体育强省建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以四个“强化”不断推动体育工作发展取得新成效,为体育强省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山东省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研员第二期培训活动举行
为进一步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义务教育课程)落地实施,2022年8月18日,省教科院举办全省教研员第二期培训活动。活动邀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朱伟强教授进行现场指导。
昌邑市:强化“五维一体”建设 发展高标准劳动教育
近年来,昌邑市坚持教育和劳动相结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探索形成了“目标领航+平台支撑+系统实施+互相融通+评选推介”为一体的区域劳动教育发展模式,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健康成长。2022年6月,昌邑市获评“山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教育部】山东省多措并举、综合防控 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山东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建设好“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省级改革示范区”为牵引,探索形成机制健全、多点发力、协同密切、防治结合的工作模式,全力打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攻坚战、持久战,切实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
【中国教育报】临沂兰山启动区域教师 高质量发展“好老师”方案
记者 李孜 魏海政 本报讯(记者 李孜 魏海政)近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三名”(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程第二期培养项目启动仪式在临沂第九中学南昌路校区举行。今年,中国教育报刊社、兰山区教育和体育局共同发起了这项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计划,该计划将从兰山区“三名”工程的真实需求出发,进行课程内容、资源和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定制,并以“三名”工程建设辐射区域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新华社】山东:职业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力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新增劳动力中70%由职业院校培养输送,全省职业院校每年面向区域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开展技能培训200多万人次,在疫情严重和企业用工吃紧时期组织动员30多万名职校学生支持上千家企业复工复产……在山东,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力。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探索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新模式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机制,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人才。
我省举办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论坛
8月15日,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论坛暨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推介活动在寿光市成功举办。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